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产业分析

国4不能全看"油" 油品本身受制哪些因素

卡车之家
银河上映中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每每问及国Ⅳ问题,油品都是个躲不开的话题。的确,油品制约着国Ⅳ的顺利实施,那么,油品本身又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国4不能全看'油' 油品本身受制哪些因素

国四实施不力 不能全赖“油”

“在市场层面,实施国Ⅳ的时间表有3方面的要素。第一个是油品供应时间,第二是车辆排放达标时间,第三是市场监管时间。在油品供应方面,据我所知,中石油、中石化都能做到按时间表供应合格油品。比如中石油有非常详细的时间表,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3月25日,在第七届亚洲发动机排放高峰论坛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付兴国谈道:“中石油目前所有的柴油生产装置都要在2017年前进行改造,不留一套,以满足国Ⅳ、国Ⅴ柴油的需求。中石化也是如此。”

标准要在前进中统一

对于油品滞后限制了排放标准升级的问题,付兴国有着与主流声音截然不同的看法。“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国Ⅱ车使用国Ⅴ油,排放能否达到国Ⅳ水平?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他说:“但我觉得油品先行是对的,只是针对车辆的排放控制还需要加强。建议国家在排放标准和燃油质量标准的发布上一定要提前。现在油品标准做到了提前,以前是生产时出标准,而现在,国Ⅳ、国Ⅴ油品标准都是提前两三年出来的。”

与油品标准提前出台伴随的是油品标准实施进度的加快以及主要指标限值的严格和提升。“主要是硫含量。从国Ⅲ的350ppm到国Ⅳ的50ppm再到国Ⅴ的10ppm,这与国际最先进的标准基本一致。第二个指标是十六烷值,其要求也在不断加严。”付兴国介绍说:“排放标准应该再快一些,这样经过几年的淘汰期,就会实现排放控制水平升级的目标。”

此外他还特别指出,汽柴油标准的不统一也制约着油品升级。“我国有个特殊情况,就是国家汽柴油标准和地方的汽柴油标准是并行的。例如,京Ⅴ标准已经实施,而国Ⅴ标准也已经颁布并将在2018年实施。而国家和地方的指标限值不完全一样,有些地方政府还特别追求这个‘不一样’,但就是因为这个‘不一样’,给生产企业的生产、物流带来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链条的供应。”

●  原油品质影响柴油质量

我们都知道,汽柴油是从原油加工而来的,因此,原油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汽柴油的品质。

“我们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就是原油的劣质化。我国每年生产的原油只有2.2亿吨,作为石油炼厂,我们最希望加工大庆原油,可大庆原油只有4000万吨。国外的好原油也很多,但我们拿不到。”付兴国解释说:“2013年,我国共进口2.82亿吨原油,在这些进口原油中,高硫高酸的劣质重油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种油在加工过程中对炼厂的要求更高,对加氢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否则不可能生产出清洁汽柴油。”

据了解,在柴油原料来源的构成中,大概46%是直馏柴油,15%是焦化柴油,28%是催化柴油,10%是加氢裂化柴油。其中,只有加氢裂化柴油可以满足国Ⅳ、国Ⅴ要求,其他都要进行二次加工处理,特别是焦化柴油,需要两次加氢处理。

“2018年,我们要生产清洁的、硫含量为10ppm的柴油。可再看看我们的原料硫含量,最高的达到10000ppm,低的也有1000ppm。要将这样的原油的硫含量变为10ppm,那么有些装置的脱硫率要达到99.99%,这根本做不到。”他进一步介绍说。

在原料的限制面前,付兴国提出了3点建议:“首先还是要优化原油资源,要从全球范围内优选原油资源。原油成本占总成本的92%以上,要做好成本效益最大化。第二是增产柴油馏分。要发展延迟焦化多产柴油、催化裂化多产柴油等技术,多产柴油馏分。中国的炼油工业和美国、欧洲完全不同,我国的原油少、煤炭多,必须把原油‘吃干榨净’,延迟焦化、催化裂化是最好的手段。第三,发展加氢技术,包括开发新型加氢裂化、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新建或扩大柴油加氢装置。这也是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投入最大的项目(两者的投入加起来近1000亿元)。同时,中石油拟对18套柴油加氢装置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以达到生产国Ⅳ兼顾国Ⅴ柴油生产的要求。”

●  炼厂发展需在控制之中

如何管理炼厂,是油品能否得到保障的另一大关键问题。

“我国的炼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且增长很快。目前,我国拥有220家石油、原料油和沥青型炼油厂。据我们统计,2012年,全国一次炼油加工能力达到6.7亿吨,2013年达到7.1亿吨,其中,中石化的炼油能力最强,大概有2.6亿吨;中海油、中石油共2.1亿吨;其余的都是地方炼油厂,这三方‘三分天下’。同时,中石油、中石化加工能力在平稳增长,而地方炼厂的加工能力增长迅速,增长率在两位数。这是汽柴油质量面临的巨大挑战。”

这也是中石油在研究的问题。“炼油厂的主要任务是生产清洁的汽柴油,目前生产清洁汽柴油公认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加氢处理,所以我们用炼厂加氢处理能力除以一次加工能力得到的百分数来衡量炼厂生产清洁油品的能力。2012年,我国的这一数据为60%。”付兴国表示:“严格来说,60%的加氢能力是不能全部生产国Ⅳ汽柴油的,必须达到85%以上。目前的情况是,中石化好一些,达到77%;中石油略超60%;而地方炼厂只有36%。”

有意思的是,部分地方炼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前一阵我接待了一家地方炼厂,它有150万吨的加工能力,其负责人表示,该厂能生产国Ⅳ、国Ⅴ汽柴油,可他们甚至连1吨的加氢能力都没有。我想这是我们今后在合格油品供应上将会面临的较大问题。”

付兴国说:“中石油、中石化在耗费巨资改造柴油生产装置,但地方炼厂将如何处理原油呢?又靠谁来控制和监管?如果现在不开始做装置的改造,3年后就无法生产出合格油品。而装置的改造并非易事,以加氢装置为例,其最核心的反应器高达几十米到100多米,制造周期需要一年多,而且还不一定能排得上。此外,还必须要有制氢装置,这也需要钱。”

●  市场需求难以捉摸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柴油消费量达到1.9亿吨,其中,国Ⅲ柴油1.1亿吨,大概占58%;普通柴油和轻柴油为7400万吨,占39%;国Ⅳ柴油为444万吨,占2.34%;国Ⅴ柴油为99万吨,占0.53%。

“这是目前的消费现状,而炼厂的生产提供能力要远大于此。”市场的表现让付兴国有些困惑:“北京在供应国Ⅴ汽柴油时,中石油、中石化得到指令后马上加紧生产,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第一个月的供应量很大,之后却一个劲儿下跌。我们奇怪,为何北京市场的消费量会越来越小?调查后发现,原来柴油车都是在北京周边地区加油,然后穿过北京,因为国Ⅴ柴油价格较高。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提供国Ⅳ、国Ⅴ柴油的能力远高于上述消费数字,但这个市场确实让我们说不清。”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