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近年来最火爆的重卡车型可能就是被清洁、节能、经济性等无数光环所笼罩的LNG液化天然气重卡。与火热的LNG商用车市场形成极大反差,CNG压缩天然气双燃料的轻型商用车却显得默默无闻而倍感孤单。
到底是国内用户对CNG双燃料不认可,还是双燃料商用车的车型和用途不适合?笔者近期对CNG双燃料商用车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进行了一些了解。
知识小贴士:CNG和LNG为天然气的不同储存方式,两种储存方式最终仍然会还原为天然气进入发动机燃烧。天然气的发动机有单燃料和双燃料之分,目前国内大功率的LNG重卡一般采用单燃料发动机,轻型商用车则大多采用天然气/汽油的双燃料发动机。
由图可见,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同样也是天然气汽车的一个分类。相对于LNG重卡,它目前受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和整车布局的限制,车型大多集中在轻卡和微卡。而它们却给我们展现着不温不火的一个市场现状:
● 双燃料轻型车不温不火的销售局面
1、目前难堪的销量
市场保有量和份额不仅与使用双燃料的CNG出租车等乘用车有天壤之别,甚至还远不如CNG的城市公交车。在总量相对不大的CNG双燃料商用车份额中,仅有一部分城市和城郊结合部的轻微卡还在支撑着原厂出产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的尴尬局面。
2、稀少的现有车型
常见的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大多为轻卡厂家在原有的轻微卡产品线上做的一些延伸,如长安星光、时代驭菱之类的CNG双燃料微卡,以及最近刚刚投放上市的福田奥铃的CNG双燃料轻卡,车型数量相对比较稀少。
● 厂家与用户,冰火两重天
1、它是汽车厂家倍感冷落的小兄弟
各商用车厂家生产并投放市场的CNG双燃料轻微卡,不管是对产品的研发力度、投产的车型和品种,还是上市销售的数量,都远远不如柴油单燃料的传统车型。
2、它是用户手中省油节约的香饽饽
用户买回汽油版的轻微卡新车,到专业CNG改装厂进行改装并办理登记证书变更的却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各地的CNG气瓶生产厂家、CNG改装厂、双燃料汽车快修店这些汽车后市场反倒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由此可见,商用车生产厂家对它的冷落与终端用户对它的热崇,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目前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人大跌眼镜。
● 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被忽略的优势
导致目前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不温不火的市场表现,甚至被误认为是鸡肋车型的原因,笔者认为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与传统车型的差异还没有被厂家和用户的广泛认知,它的一些优势常常被忽视。
1、CNG所增加的购置成本低
由于目前柴油和天然气混烧的技术还不稳定,天然气缸内直喷的HPDI技术成本过高,现阶段国内CNG双燃料的轻微卡大多采用在原有汽油车基础上增加供气、控制系统的技术线路,发动机改装费用甚至只需数千元。相对于LNG重卡与柴油车可高达十万元的价格差异,汽油车仅数千玩即可使用CNG双燃料,它低廉的购置成本将给用户带来十足的吸引力。
2、可灵活便捷地转换双燃料
是目前LNG单燃料重卡难以比拟的优势,只需在驾驶室内进行按键操作,即可轻松实现天然气、汽油之间的燃料切换。在闹油荒或气荒时,CNG双燃料商用车甚至可以采用油贵就烧气、缺气就烧油的交替互补使用,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战术从容应对气荒或油荒。它的燃料多种选择的灵活性是国内LNG重卡目前无法企及的。
3、数量庞大的加气站做支撑
数量众多、分布广阔的CNG加气站
CNG的大量推广和使用的时间远远早于LNG,各地的CNG加气站远比LNG站的数量巨大且分布广泛,在气源充足的省份,几乎所有县城都拥有不止一个的CNG加气站。对于短距离运输的轻微卡来说,CNG加气站点的覆盖率和气源保障并不是大问题
● 双燃料轻型商用车难以回避的短板
CNG双燃料商用车在用户心目中尤如一把双刃剑,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回避的短板:
1、功率和续航里程受限制
CNG双燃料发动机目前是建立在传统汽油机的基础上,受现阶段汽油机功率的影响,市面上的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的动力大多局限在50-150马力之间。CNG气瓶贮气量不及LNG的三分之一,导致的CNG商用车的续航里程也不容乐观。
2、使用天然气的动力下降
汽油和天然气的燃点和抗爆值不一样,在汽油机基础的上改装使用天然气,发动机所设计的压缩比主要参照汽油的抗爆值,难以同时兼顾高抗爆值的天然气。目前的双燃料发动机无法同时满足两种燃料的最佳燃烧工况,所以,双燃料发动机在使用天然气时出现10-20%的动力下降,也是让双燃料商用车的用户不容忽视的。
3、CNG气瓶带来的安装位置和自重问题
轻微卡局促的气瓶安装空间
CNG气瓶为缠绕式高压钢瓶,气瓶的体积和重量都不容小视。商用车增加续航里程提高储气量,带来的气瓶安装位置和重量增加问题,对于轻微卡本来就局促的整车布局来说,同样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4、社会改装后的服务隐患
这里的隐患不仅仅指改装后的供气系统的品质保障,指改装后的发动机出现故障时,汽车厂家可以认定用户对发动机进行私自改装而拒赔拒修。而出厂原装的CNG双燃料商用车,这些困扰用户的服务索赔问题基本可以回避。
在排放达标越来越严格,在改装差价不太大的前提下,CNG用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购买原厂生产的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对于轻卡、微卡商用车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趋势。
目前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时机,它在排放达标和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可能会给轻型商用车市场带来机遇和销量的增长点:
● 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面临的机遇
1、小排量轻微卡排放达标的便捷手段
从今年7月开始,我国已进入国四排放标准时代,低价位的轻微卡要升级到国四排放标准,低端的柴油发动机将面临相当大的技术门槛和价格障碍,甚至有可能给轻微卡格局带来一次新的市场洗牌。而采用点燃式的CNG双燃料发动机排放升级比较容易,早已在2013年月1日就已实施国五的排放标准。CNG双燃料发动机可给饱受排放困扰的柴油轻微卡带来更便捷的标准提升途径。
汽油/CNG双燃料微卡早已达到国五排放标准
2、细分市场,需求量呈现稳步增涨
做为细分市场的车型,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在加气站点密集的中西部地区,在二、三线城市承担“最后一公里”的城区配送、在城郊结合部的散户自备车,双燃料轻微卡为这些用户提供了更多的车型选择,市场容量的拓展潜力不容小视。
3、原厂CNG双燃料对用户的吸引力
原厂的CNG双燃料气瓶
鉴于社会改装厂家的能力和水平存在参差,原装的CNG双燃料商用车在品质保障和服务、配件的后续支持方面,可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购买信心。
4、社会改装有局限,用户逐步向厂家原装转移
社会改装仍有限制。部分地区有改装名额限制,需事先进行申报,并办理机动车登记证书的燃料种类变更,才能申请办理加气证。即使审批同意改装,有些地方规定改装后的气瓶不得外置,须固定在货箱内部,这无疑将挤占小卡有限的货箱空间;而有公告的原厂CNG车拥有气瓶合格证、厂家的安装监督检验证书,可直接申请办理加气证,不受各地限额的限制。
在排放达标越来越严格,在改装差价不太大的前提下,CNG用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购买原厂生产的CNG双燃料商用车,对于轻型微型商用车企业来说,将是利好的趋势。
● 发展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目前仍需补课
1、双燃料轻型发动机资源十分稀少
目前重型商用车所使用的大排量大功率的新型柴油机频繁面市,而汽油机新产品的开发和引进则显得严重的停滞和缺乏。常见的轻型商用车汽油机大多为七十年代技术平台的延伸产品,如微卡微面多采用铃木技术的465系列发动机,轻卡轻客采用多沿袭丰田4Y技术的491发动机,还有少量的488、6100汽油机等等。
而目前的双燃料发动机基本都来源于早期汽油机的原型,通过在汽油机的基础上增加供气系统,来实现汽油/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资源的稀少导致它们的排量和功率均受限制。
源于4Y系列汽油机的491双燃料发动机
商用车汽油机的技术年代落后和发动机的资源缺导致的现状,已成为阻碍CNG双燃料商用车迅速发展的瓶颈。这不仅是国内多年以来在汽油机发展过程中所欠下的账,也是目前CNG双燃料发动机商用车急待补上的课程。
2、清洁能源扶持性政策的缺乏
近年来各地的LNG的推广如火似荼,发展清洁能源俨然已成为各地治理环境浸染、减少雾霾的重要手段。在国内的一些地区新购LNG重卡最高可达到数万元的扶持政策,甚至还可以申报国家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而CNG双燃料商用车的却感觉处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尚无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3、商用车地位,在气源紧张时容易被忽视
CNG为压缩天然气,在冬季可能存在由于管道压力不足、供气困难而出现排队等候的气荒现象。一旦出现气荒,各地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供气保障的调剂行为,首先确保CNG的出租汽车、城市公交等民生工程的气源供应。而CNG双燃料的商用车这时的地位就显得尤其尴尬,在气源紧张时候,甚至可能出现比CNG的公共交通、乘用车更难到加气的无奈局面。
● 结束语:
切蛋糕与做蛋糕。常常听到厂家人员成天寻思着拼价格抢市场,如何在现有的市场蛋糕中分切得更大的一块份额。与其坐分定量的蛋糕,还不如把这块蛋糕做大。我们目前也看到一些车企已备足了CNG双燃料的新产品,如福田近期新推出的两款CNG轻卡。
福田奥铃CNG天然气/汽油双燃料轻卡
CNG双燃料商用车做为细分市场的车型,透过它目前呈现的鸡肋表象来看,更多的利好消息可能会让CNG双燃料轻卡迎来新的发展时期,这块新增加的市场蛋糕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企业和厂家。期待国家给CNG双燃料汽车予以清洁能源定位和政策扶持、更希望国内的双燃料发动机厂家备足功课、商用车厂家有更多的市场作为,共同推动CNG双燃料轻型商用车的整体发展。(文/图 谢春)
登月技术 固特异为月球车制非充气轮胎
随着我国嫦娥三号成功登月,玉兔月球车成为了现在热门话题.大家都认为登月技术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实际上很多人都不知道1970年人类首度登陆月球... 2013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