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资料里写到ICT和ICT+,这个ICT+是相当于是加一个SCR吗?
A:最主要的是加了一个SCR,同时对于缸内燃烧技术也有一些调整。
Q:那这个技术是专门针对中国国内油品的问题,还是说在国外也已经同步使用的技术呢?
A:主要是为了满足13升机以上的机器,13升以下不存在这个问题,13升以上的机型要满足EPA2010,以及未来的2014和2017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做的一个选择。
Q:那国内的4.8升用的是SCR?
A:高压共轨和SCR。
Q:那和这个ICT+还不太一样?
A:不是一个概念,ICT+是为了满足更严格的排放要求,比欧6排放要求更严格的排放要求,针对13升以上的大型机型做的一个技术。
Q:你们对合资公司现在大批量生产的第一款发动机还是江淮的4.1,众所周知这个机型最早来自于日本五十铃的4.1,它是一个70年代很老很老的一个机型,能不能简单地谈一谈你们对于这个机型未来发展的一个看法。
A:这个机型目前在江淮来说,它已经做完了升级欧4排放的有关的工作,所以明年切换到欧4是没有问题的。
从合资以后来讲,一方面是延续这款产品的生产,另外一方面是对于现有产品的生产制造工艺,对于它的质量标准控制来讲,都会有纳威司达这边的技术人员进行一些帮助以及改进,主要是希望能够在它的质量方面做一个提升,后续合资公司也正在考虑是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对它进行进一步技术升级,提高它的性能和质量,还是说未来研发一款全新的产品,这个合资企业还在研究。
Q:现在3.2L国内有些很多用户会把它联想到跟福田康明斯的2.8、3.8对比,那我想了解一下,因为他们都是来自于美国,所以可能用户比较关心他们在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然后它们的这个状况对于国内市场有没有一个参考或者借鉴?
A:我们的3.2是一款新的发动机,它是一个升级的,在原来平台上升级起来的。我们公司这个平台上在美国本身市场上一度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后续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客户发展了自己的发动机,这款发动机3.2升引用到中国来看,我们做了大量适应性改进,也做了大量稳定化的工作,就是之前我曾经也讲过,现在这款发动机本身的台架试验显示的数据以及搭载江淮的轻卡获得的实验数据上,是各项指标普遍都是优于竞品的。
Q:是对比2.8呢,还是?
A:就具体竞品我就先不说了吧,我们肯定是就说国内和我们处于同一水平的竞品。
Q:您如何看待国内中卡市场的发展?
A:我觉得中国市场上来讲,因为中卡特别是在未来的话呢,在于改装车子,会有非常大的市场。
Q:那比如说中短途物流这一块呢?
A:城市间的这种物流会有一定的机会,但是我觉得以后中国可能更多的模式还是采用中卡,然后到了城市的某一个集散的地方,就物流中心的话,通过轻卡分流的这种方式来做。中卡方面,我个人认为可能多一点的机会,一方面是讲的中短途的,更多的是在一些改装方面。它整体的市场,我想应该是维持稳定。
Q:从销量上来讲,我们合资公司有没有规划,比如说什么时候能达到一个10万的量,什么时候能达到一个20万的量,什么时候能达到30万辆,有没有这么一个规划?特别是我们新的业务。
A:新增业务这一块,我们希望3.2一直到7.2的话呢,能够做到8到10万台。我们的目标是3-5年,3年的话可能挑战性会很大,更多的可能是在5年达到。
我们觉得这应该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因为从江淮目前整车销售的走势来看,他应该可以消化很大一部分的量。另外,未来随着我们双方全球化布局的发展,像东南亚市场、韩国市场、墨西哥市场,还有包括南非市场,对于这发动机的需求也都会很大。
Q:众所周知,东风朝柴大概5年前引进了当时万国旗下的NGD3.0,那个机子现在国内已经不生产了,如何看待你们指的3.2和你们转让技术的3.0,它未来可能存在的竞争?
A:在工艺上会有一定的重合,但是那款是我们转让的欧3机,在明年切换到欧4以后,跟我们应该不会有太大的直接竞争。
Q:那么是不是说,如果它自己把它那个升级到欧4的话,在技术上是占优的?
A:其实竞争的话,还是会有一定的竞争,但是以我们3.2L到目前为止所做的本地化适应性开发工作来讲,竞争优势应该会更明显一些,而且我们本身有江淮作为依托。
Q:那两款重型发动机,比如13升发动机什么时候进行量产?
A:10和13的现在在国内,跟江淮是做了整车的搭载,目前是做整车搭载实验,具体的引进各方面会和我们中重卡的项目配套,等于是中重卡项目落定,那么我们的10升和13升发动机就正式落定了。
Q:就是整车合资项目落定了?
A:对。
Q,这次北京车展上,我们看到江淮一些整车,它有一些车的制造和设计理念已经用了美国纳威司达的理念,江淮这些整车的匹配制造方面,纳威司达会加入一些自己的技术吗?
A:目前应该还没有,我们就说对格尔发这款车,我们给它做过一个前景的调研,和他们的工程师共同做分析,提出了很多整改的意见,但是真正具体的研发工作还没有开始。
Q:主要是给的前期的一些建议?
A:对,我们就是对它整车的驾驶室各个方面,是做了一个全面的对标分析。
Q:那像现在这种3.2的发动机,在整车匹配的时候纳威司达有没有什么一些特殊的建议?
A:整车匹配是我们双方谈共同做的,以我们为主。但是江淮那边给我们的一些市场方面的输入,就是说占得主导性的地位吧,就是我刚才讲到包括外观方面,他们都提出了很多的要求。
Q:咱们纳威司达中国,还有上海公司、北京公司,你们这三个公司的分工是什么?
A:北京这里是一个分公司,更多的是负责公关,还有负责一些销售各个方面的工作,上海那边其实是我们的中国总部,下面的商贸公司是我们一个注册的名字,主要是为了全球采购的目的,北京还有一个功能是产品认证。
2012年7月快递完成4.6亿件 同比增长56%
1-7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128.8亿元,同比增长24.5%;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099.... 2012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