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人物访谈

纳威司达中国区总经理万如意:推动高效

卡车之家
殊途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10月17-18日,由中国汽车汽车要闻(China Business Update/China Automotive Review)主办的2011年重型车论坛在北京渔阳饭店盛大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价格、效率、技术和品牌:面对一个减速的中国重型车市场”。以下为纳威司达中国区总经理万如意的主题发言。

    万如意:非常感谢!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会议,昨天我也提到了,我感到很荣幸,中国汽车要闻,也就是这次的组织者和邢磊的家庭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我们从90年代就是好朋友,也是合作者,我一直都觉得他们组织的会议以及他们出版的这些出版物是非常独到的,也是标准很高的。他们汇集了很多信息,也促进了行业的合作,所以我非常高兴,现在我在卡车行业工作,我们还和邢氏家族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纳威司达中国区总经理万如意:推动高效

纳威司达中国区总裁万如意

    首先我想做一下必要的广告,因为纳威司达在中国市场不是特别的有名,我们进口一些卡车的量很小,我们和中国市场的关系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尽管现在业务不大,但是我们有很好的当地合作伙伴,我们有雄心壮志,希望以后我们能够成为积极的贡献者,来推动中国卡车行业进一步的发展。

    纳威司达的总部在芝加哥郊区,包括四种业务,卡车业务,发动机业务,配件和服务业务,以及金融服务业务。它能够追溯到美国成立建国早期,纳威司达创始人有很多创新性的发明,都用于农业机械,包括机械的收割机,他也推动了农业的工业化。我们这个公司在他的支持和活跃的业务下也成为了美国工业的知名品牌,这是从上个世纪初期就奠定的地位。

    我们公司在1907年就生产了卡车,后来在几年后开始生产校车,30年代开始生产我们自己的发动机,随后我们又为二战生产军用车量,那是40年代。尽管对于中国市场我们比较陌生,大家比较熟悉的解放汽车,中国和俄国50年代合作,是吸取了我们当时一个军用卡车的灵感。所以看中国汽车早期也有我们公司的痕迹。

    50年代我们进入越野卡车业务,推出空气动力学设计的一些车头卡车,因为80年代当时美国政府开始对交通运输行业进行监管,因此我们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能效,创新了混合动力产品,国防产品,以及新时期的牵引车和拖车一体化的一些业务,这都是2000年以来的一些产品。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生产产品线。

    这些产品线是通过我们全球网络开发推出的,包括服务,还有特种车辆,重卡、中卡、校车,包括传统的平头的卡车,还有空气动力学车头的长鼻子的产品,或者符合空气动力学的产品都投放到了美国市场。我们不见得是空气动力学鼻子的专家,但是我们能很好的服务市场。此外,我们还有动力总成产品,非常丰富,不仅仅是发动机,发动机是我们的拳头产品,特别是和江淮汽车合作过程当中,使用了我们的技术。

    同时我们还有个新的部门,叫做完全动力。我们现在把产品和装置进一步延伸到发动机的部件,比如说空气进入发动机的系统,还有一些气门感应器的产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也融合了我们的零部件战略,围绕着发动机,进一步做了一些延伸,现在进入了整个传动系统的一些产品。对我来说,我在五月份加入了纳威司达,我非常的高兴,也非常激动,我发现我们这个公司有非常丰富非常强劲的一些技术,这些都体现在我们所有动力总成的产品当中。

    我们业务的主要市场是北美,当然我们也希望放眼全球。在北美,我们很多产品品类都是排名第一的,比如校车,中型卡车,重型卡车,特种车辆,超重卡车,重型卡车我们排名第二,我们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创新能够帮助我们满足今后几年消费者的一些期望。

    我们在海外的业务发展非常蓬勃,我们立足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这些市场都是我们的基地,我们在拉美有很强的业务,包括在巴西一个发动机的业务,我们在当地柴油发动机业务市场占了50%。通过我们在巴西的发动机集团,提供给很多卡车制造商一些发动机产品和技术,包括来自欧洲和巴西的厂商,以及北美的这些厂商。在亚太地区我们有一个合资企业生产发动机,以及各种卡车的产品,现在这个合资企业已经做了七年,在中国也在等待最后的审批,我们希望和江淮建立一个发动机的企业,我们估计很快就会通过,因为中国政府非常支持中卡和重卡行业的发展。

    效率确实是全球共同探讨的主题,我们的客户需要能够改善燃料的效率使用,他们也希望找到方式减少他们的运营和物流成本。特别是当燃油的成本不断增加的时候,而且社会的预期也是希望能够找到更快更好的燃油效率,减少排放。在中国,最近“十一五”计划和刚制定的“十二五”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政府关注点都放在了能源问题,特别是在工业、运输、建造、建筑和日常生活中都要关注这些问题。所以我们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通过减少消耗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并且减少排放,并且不断去改善产品的性能,并且不断的增加其使用的寿命。

    能源到底是会分配的呢?我相信在座工程师都对这些不同的造成能量能源损失的因素非常熟悉,包括滚动摩擦,这些都意味着在运输中会影响我们运输效率的因素,很多所产生的能量由于没有能够提供一个向前的牵引力而损失了。而这正好是我们产品所设计的初衷,这这幅图也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能源损失在什么地方发生,包括在速度,在能源能量,能源的矩阵之中到底有哪些损失。发动机损失这方面还是最突出的,造成了速度降低。

    还有轮胎,这都会通过摩擦,或者说是中程的一些空气动力学等等原因,造成我们在能量运用中的损失,这也是一个推动因素,刺激我们,帮助我们在北美市场过去30年间不断的去改善其性能。一个是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希望能够在远程运输中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很多的汽车制造商也是由于在评比产品方面没有做好,而造成破产的结果。这样的一些情况也推动我们纳威司达的科技路线、技术路线图在过去几年不断的开展,也会进一步推动我们在这方面工作,我们在哪个领域关注而让我们的产品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

    未来在2012年和2013年,我们将会引入其他的空气动力学装置,以进一步提高我们汽车的燃油效率。在牵引车这方面我们将会进行更多的工作来提高其效率,包括其他对于车身的改进。希望通过这些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能够进一步提升燃烧的效率,进行热能的回收,实现多级混合动力,以及实现新一代空气动力学的设计,以及下一代空气动力学的技术,希望我们在2015年能够达到目标。我们希望通过整合不同的方案,能够实现30%的燃油效率的改善。

    在空气动力学这一领域,以及在动力总成这方面的技术,我们谈到了我们公司在这两个领域已经进行了很多研发工作,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每当我们能够实现2%的空气动力学的改进,我们就需要把这样的一些技术做成实际的1%的燃油经济性的改善。这样的努力我们会进一步的继续进行下去。鉴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重要性,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任何世界的任何一个市场,司机的行为,司机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确定因素,会增加我们在燃料经济改进和效率这方面的不确定性,这无法通过试验室的实验进行解决。

    但是作为制造商和部件零部件的供应商,我们确实可以进行合作,不论是在中国的市场,或者在世界上其他市场合作,可以向司机进行教育,并且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在车辆上或者实验中的实验结果,以改进他们的驾驶安全性,驾驶的警惕度,以及燃油效率。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些措施,能够实现未来在燃油经济性45%的改善,当然我们会在这个工作之外进行更多的改善。

    未来我们大多数的一些工作都是在针对燃料、经济性和空气动力学要求这方面做出的。我们也引入了很多的一些改进,很多的成果也成为美国能源部重要的理念。我们也与美国政府进行合作,进行更多的工作。这一过程对于行业内部人士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会进行建模,进行测试,会进行小型的一个模型,比如风洞实验,我们会进行整车模型的风洞实验,我们拿出原形,进行最初的制造,进行路试。就牵引车的设计而言,这方面的信息也是大多数主体制造商主车制造商来说非常关注的一点,我们也在这个领域与中国各个方面开展合作。

    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了解通过牵引车设计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实际的益处,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如何进行特殊的设计,帮助我们改善商用车的效率,特别是在速度方面,对于远途运输速度而言,我们需要进行很多的改进,比如至少能够实现80小时的驾驶时间,我们看一个机件百分之百的改进,对于这类车的改进,他也指出我们通过使用比较老的一种技术,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因为它使燃油经济效率降低10%到12%。我们从基准线看,早期的汽车产品,它的燃油效率会比目前我们这种技术的效率低5%。

    所以我们相信,这类产品他未来是有很大的市场前景的,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的环境之下。比如说在北美的环境之中有很多的高速公路,所以当地非常喜欢这样一种产品,在中国也会出现一种相似的趋势。虽然我们与江淮汽车的合资企业关注的是改善其最初这几年卡车的质量,我们也会与江淮汽车合作开发下一代的汽车,这样的汽车是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并且也符合中国经济的情况和燃油效率。我们会利用我们在北美研发的一些经验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未来的趋势,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一下这方面的参考,比如说中国在高速铁路这方面的经验,这证明中国已经做出很多重大的决策,对于这种模式的再生改进,以进一步实现燃料燃油的精进,高速铁路就是好的例子。他告诉我们增加空气动力学可以有什么好处,你可以看到不同的一些工作和努力,包括我们公司进行的,还有市场中其他参与者所进行的工作,都希望能够实现一个更为高效的,更为流线型的模型,这样的话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效率的改善。

    美国高速公路在二战之后的高速增长,以及法规方面的一些变化,监管方面的变化,这帮助我们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产品,也建立了很多产品的细则和标准,也帮助鼓励了美国经济在比较偏远地区之后几年的高速发展和开放。我们看一下这样的路线图,你在这里看到各个不同的时间点,这里有一些关键的事件,你可以看到卡车的长度,以及之前关于底盘,或者说挂车构造中的一些限制,都被取消了。除了提供在燃油效率这方面的改善以外,这也帮助我们进一步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也更好的可以进行维护管理。

    如果说你想把美国的道路系统与中国的道路系统进行比较的话,你可以看到这里有很多惊人相似的地方,比如中国的GDP水平,还有我们道路系统的状况,还有我们道路的网络,特别是往西走的时候,你可以看到这个道路的宽度。你可以看到在这方面中国的决策者,还有一些汽车制造公司,他们也在开发一些新的概念。就是要利用这种比较宽敞的道路情况,进一步的在这些道路上改善其运输的效率,通过引入空气动力学产品来实现这一效率的改善,并且进一步放宽了牵引车或挂车的限制。

    我刚才谈到了各种燃油经济改善的措施,我们作为一个发动机的集团,以及作为一个纯动力技术公司,我们也在积极的参与燃料喷射系统,比如我们在发动机中引入技术,改善设计,这样的话能够进一步提升燃烧效率。还有废气再循环的系统,也是我们所开发的,我们开发了一些最先进的解决方案,空气管理系统,电子电控系统。我们正在推出下一代的解决方案,来控制排放。这个可以改变我们现在技术状况,这在今后几年可能是一个行业的技术革命。

    接下来我再讲一下超级卡车的计划,实际上它综合了我们所说的所有效率提升系统产品,空气动力学,混合动力,更高级的传输传送系统,还有减重,动力总成。我们更高效的发动机技术,作为一个技术包,他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的推动我们的一些解决方案,挑战我们的极限。

    最后我想谈到的是校车,我们也非常熟悉,也是市场长时间的校车方面的领袖,从底盘来说我们也更是精益求精,过去几年我们推出了一体化底盘车身的生产。美国市场大概有65万辆校车,他提供了极度安排的运输方式给两千六百万上学的孩子们每天的接送,我们现在要注意,我还要强调一下,每一辆校车它能够减少36辆私家车的出行辆,特别是在高峰时期,这是一个平均水平,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信息,要告诉我们行业和中国政府的这些朋友,我们有很好的一个机会,如果更多的使用校车,我们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珍贵的孩子们的安全,另外还能够极大的缓解高峰时期道路的拥堵和交通的状况。

    校车的设计是专门要把握孩子们上下车的时候保障安全,他们的颜色尺寸高度都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加固的围边,还有一些车身的设计和结构。我们好多灵感都来自于航空航天业,包括一些闪烁的红灯,宽视野的反光镜。这个校车停下来的时候会出现铁棍,可以不让孩子们走的太近,还有一个停止的标识出现。在美国、加拿大其他国家不一样,校车在红灯停的时候没有人能够从道路任何一侧去穿越,如果这么做的话严重违。

    我们再看一下我们校车能够节约什么样的能源呢。如果我们能够更多的使用校车的话,我们看一看美国的数字,我们可以把它乘一下,这样的话就能够看到中国校车的潜力,因为中国学生的人数比美国要多好几倍,大家乘一乘就能够知道这个数字。美国80天的时间利用校车可以减少230亿加伦燃油,我们估价是60亿美元。纳威司达给我们展示了我们在上海车展推出的一辆校车之后,中国的朋友们,特别是中国政府,媒体,他们通过这个了解了非常重要的非常专业化行业的细分领域。

    在这我想再次提醒大家,左手的第一张照片是没有校车的道路,在右侧的照片是使用了校车以后的生活,差异很大。

    我们的客户要求提高燃油效率,另外现在全球也正在协调降低排放,纳威司达,我们伟大的供应商们正在推动可以承受的技术,我们在中国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包括以前外国卡车厂商进入中国的一些经验教训。我们必须来到中国,拿出中国当地能够接受价格的产品,要满足客户的期望。同时还要给他们更多价值,要让他们感到满意,感到愉悦,这就是我们今后的目标,谢谢大家!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卡车之家观点。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2011年8月快递入63.7亿 同比增长35.3%

1-8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030.1亿元,同比增长24.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032.... 2011年09月21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