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人物访谈

徐长明:商用车未来十年增长率将保持9%

卡车之家
城北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10月17-18日,由中国汽车汽车要闻(China Business Update/China Automotive Review)主办的2011年重型车论坛在北京渔阳饭店盛大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价格、效率、技术和品牌:面对一个减速的中国重型车市场”。以下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的主题发言。

    徐长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继续交流一下对商用车市场的看法。今天和大家交流两个内容:一个是如何评价2011年的商用车市场形势;第二方面,如何判断商用车市场未来的发展。

徐长明:商用车未来十年增长率将保持9%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

    今年的商用车形势应该说和以往几年相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不仅是增长率的下降,还包括绝对量的下降,今年一至九月份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8%,这是整体来看。从商用车品类来看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重卡下降9.7%,中卡增长2.2%,轻卡下降4%,下降幅度比较大的是微卡,下降了16%。今年形势比较好的是客车,大客车8.9%,轻客增长8.1%,这是基本的情况。微型客车下降比较多,下降9%。

    今年二季度的形势最严峻,从月份上来讲是五、六、七这几个月同比下降幅度比较大,八月份市场开始有所恢复,下降幅度开始变小,这是从整体来看。从主要品类来看,也基本上保持了这样的趋势,五六七这三个月下降幅度最大,八月份以后这个市场略有好转,下降的幅度开始变小,几个车型基本上都是这样。

    今年这个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原因我们总结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去年和前年国家给予汽车的鼓励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今年这些政策我们叫集体退出,去年和前年的鼓励政策今年都没有了,导致今年市场出现了比较大幅度下滑,包括乘用车也一样,去年理论上不应该有那么高的增长,今年也不应该有那么大的下降。去年是因为有鼓励政策,今年是因为鼓励政策淡出了。另外和今年中国出台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经济运行速度下降也有直接关系。

    今年由于物价形势比较严峻,中国政府采取了力度比较大的货币紧缩政策,利率上半年调整三次,大概两个月一次调整。今年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调整六次,现在到了21.5%,也就是说我们的商业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等,这些银行每吸收100亿存款现在要有21.5个亿交到中央银行冻结起来,他贷的款是28.5,这个比例越高冻结的越多。所以今年二季度以来明显感觉到市场资金紧张,名义上是21.5,但是很多中小企业能拿到的大概是25%左右,甚至更高,影响很多企业的正常生产开支,这是明显的变化,这种影响下导致我们工业生产投资速度明显下降。

    这是工业增加值的速度,今年比较低,有几个月到了13.3%,速度非常低,导致我们整个牵引车需求量下降,增长率由原来的6%-7%下降到3%,严重影响牵引车的需求。可以判断今年商用车大幅度变化具有很强的回条控制,再加上今年的紧缩货币政策,我们判断这是短期现象,不代表长期趋势,也不构成转折点。这是对今年的基本判断。

    中长期来说,我们商用车市场到底会怎么走,如何发展,我们现在一个基本的判断在未来还会有十年左右时间,商用车增长率还会保持在年均9%左右的速度,重型卡车的速度比这个要略高,过去十年商用车增长12%,重型卡车是9%,重型卡车的速度是不可能延续的,因为过去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来源于中型卡车的替代,中型卡车这么多年基本没有增长,都被重型卡车替代。三个依据,我们去年也讲过,基本上没发生变化。

    第一个依据,我们的经济还能够保持年均9%的增长,去年GDP达到基本六万亿的水平,未来还能保持9%,以此推算,大概2020年能达到四万亿美元,基本上接近去年的水平,没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如果考虑到人民币升值,这个数字可能会更大一些,这是基本的判断。经济能达到9%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动力,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城市化。

    我们国家现在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叫重工业化阶段,现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重化工业,石油、电力、汽车、船舶、机械、煤炭等等这些行业,因为在消费上它主要解决的是住和行,中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到重化工业化阶段,它两个主要的动力是98年中国政府推行住宅商品化改革,98年之前中国住房是分配的,每家户很小,98年住宅商品化改革,房地产发展迅速,我们现在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米。

    98年汽车在北京率先进入家庭,这两个转折点因素把中国经济从2000年推到重化工业化阶段。一般在这个时期也会有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这些规模都很大,一个服装厂投资大概10几万就够了,现在30万辆轿车厂要一百万投资,规模都非常大。再加上这个时期有大量住和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像高速铁路、港口、城市基础设施等等,这些都是大规模建设。

    去年中国高速公路竣工里程达到8937公里,平均一公里投资一个亿多一点点,去年投资是一万亿,去年全国GDP总量四万亿,现在又大量发展高铁,一公里要四个亿人民币投资,还有16个城镇群,六千公里城际铁路,建设过程中对经济是有拉动的,建完之后对经济效力提升作用更大。比如现在的城市基础设施,大概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都在修地铁,修轻轨,这是大量的。特别是投资,拉动的情况。

    这个时期从国外来看要延续20到30年,中国的经济因为有中东西的梯度,所以重化工业化阶段可能更长。从2000年进入也要延入到2020年,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就会比较快。

    第二个指标是城市化。现在城市化率达到了46.6%,去年大概47.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一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大概2020年能发展到60%,中国是13.4亿人口,一个百分点,每年由农村进城,大概三百万大学生从农村考上,还有农民工,还有几百万农民工家属,进城之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带来消费的增长,因为农民在土地上一年产值两万亿左右,每人大概一年产值十几万到二十万,我算了一下我们一汽东风、上汽三大工厂,每个企业生产率人均两百万左右,还有增长空间。像丰田这样的公司,人均六百万,还有差距。消费能力就要上去。

    另外农民进城之后生活方式会发生变化,他对第三产业也会有需求,比较简单,农民可能很多是自己做饭吃,城里很多是去饭馆吃饭,城里雇保姆,同样的拉动,有效的拉动经济增长。这个阶段未来十年大概还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阶段,GDP还能够保持年均9%左右的速度,未来可能会稍微的降一点,大概在9%。未来五年可能在9.5左右,再过五年可能是8.5左右,平均在9%左右。

    如果我们运输强度不变,单位GDP对应的货运量不变的话,货运量就能够增长9%,根据我们的最新研究,未来的运输强度,单位GDP对应的货运量基本会维持目前的水平。运输强度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资源的分布,一个是现阶段的经济结构。一般来讲,资源分布越不均匀,运输强度越大,而我们国家恰恰是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国家,煤炭为例,我们的能源主要在中西部,煤炭88%在中部和西部,东部只占22%,但是加工业主要在东部。东部地区占钢铁产业28.4%,西部合起来才30.6%,像山西、陕西、内蒙、河南等等这都是大省,他们要运到东部去,工业加工,这就是现状。

    这张图是反映的过去十多年我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一产是逐年下降的,三产是相对稳定。虽然我们的政府已经提出来要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实际上现在年度还比较大,特别是我们判断在整个重化工业化阶段这个图的形状是很难改变的,现在我们政府已经提出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科学发展,但我们估计难度很大。这张图反映过去十年我们国家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得到改变。过去十年年均GDP增长10%,发电量年均增长8%,钢的产量年均增长15.9%,这就反映粗放了。

    这张图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粗放的模式,现在全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的42.6%,在中国消费,钢铁消费量占全球的37.8%,这都是09年数字,去年大概40左右,水泥的消费量超过全球总消费量的一半,达到全球消费量的51.3%。这张图足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国家卡车消费量占全球一半,接近一半在中国消费,我们重卡消费102,这也反映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改变,要想改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说我们政府已经意识到这种发展模式的严重性,希望它尽快转变,也采取了若干措施,但是一直没有很好的改变,主要两个原因:

    一是与旧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配套的体制基础还顽固地在起作用,比如我们政府官员的业绩考评主要是业绩增长率考评的,大家没办法,只能抓GDP增长,目前能够带来GDP增长的主要是重化工业,因为你处在这个阶段,靠高新技术去拉动还有难度。另外我们的税收主要产生于制造加工过程,不像欧洲,很多是产生于个人所得税,所以我们国家从税收角度也必须要靠制造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下有难度。

    二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政治环境。

    要想达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必须要靠改革,现在的改革基本上任何一个政策都涉及到利益集团,这种情况下难度比较大,我判断未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说肯定会转,但是这个步伐不会太近,他对汽车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因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越快,越是集约化的发展,带来的货运量增长一定是大幅度下降的。不是建立在钢筋水泥之上的时候这才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是它真转变了对卡车需求会有迅速的作用,至少未来五年之内这种转变是有难度的,可能转变相对会比较慢,到“十三五”可能会快一点,这是基本的判断。

    由此可以判断,未来我们经济货运量增长基本上会跟上GDP增长速度,还有我们的份额是不是给了运输,这张图已经讲过,他反映五种方式如何分担,右上角的航空,他要么是分担这个,单位体积高的,要么是要求短时间到的。左下角的,铁路、水路运国家的大宗物资,铁矿石、木材等等,中间量大面广的都是公路运输,像家电、蔬菜水果,中国去年大概77左右的水平。未来只要公路竞争力不下降,公路承担份额就会走,国家高速公路网是8.5万公里,地方高速六万公里,大致相当于美国目前的规划,大概要完成90%,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实际建设往往超前于这种规划。

    中国政府原来规划完成五纵七横的高速公路网,2010年完成,但是这个计划提前六七年完成,因为地方政府对修高速公路特别积极,中国有一个政策,基本上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对地方政府是非常好的收益,各地都非常积极。再加上现在高铁又出事了,本来高铁发展速度很快,对公路有所替代,但是最近这三、四个月以来有所放缓,我们判断未来公路的竞争力应该说不会倒。

    由此我们推导出来,公路的运输量就能够跟进GDP的速度,如果不考虑运输效率变化,未来我们的商用车增长就能够保持在9%左右,重化工业化阶段重卡的需求速度更快一点。2012年市场我觉得可能比刚才专家讲的乐观一点,我们估计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往放松方面调整,明年下半年,每当政府换届的年份都是经济高增长的年份,明年又是政府换届,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较快,但是考虑到目前物价水平依然比较高,我们估计明年经济上是中性,大概9%左右。明年商用车市场二季度开始会陆陆续续的有所好转,达不到9%也会接近这个水平。

    这是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 的主要观点,谢谢大家!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卡车之家观点。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2011年8月快递入63.7亿 同比增长35.3%

1-8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030.1亿元,同比增长24.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032.... 2011年09月21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