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斯堪尼亚集团是世界领先的重型卡车、大型巴士以及工业和船用发动机的制造商之一。虽然大家对斯堪尼亚并不陌生,但是拥有120年历史的斯堪尼亚,在这百年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却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本文通过超详细文字和超多高清晰图片,来带你详细的走进斯堪尼亚120年的发展历史长河,尽情博览“公路之王”的传奇魅力。
图为斯堪尼亚R730重型卡车
R730搭载730马力的斯堪尼亚V8发动机,可满足长途运输对车辆动力和可靠性的最高要求,也是迄今为止拥有最强马力的重型卡车产品。
斯堪尼亚的研发机构设在瑞典,生产机构则主要位于欧洲和拉丁美洲。现有生产机构的生产能力和交付能力可满足全球范围内对斯堪尼亚零配件与整车产品的市场需求。
一切始于1891年。来自瑞典南泰利耶著名工业家族Ekenbergs的Philip Wersen向一家名叫Surahammars Bruk的钢铁厂提出了合资创办火车车厢制造厂的建议。SurahammarsBruk历史悠久,是瑞典领先的车轮及轨道车辆元件供应商。他们接受了Philip Wersen的提议,于1891年12月表决通过了新公司的组织章程。
新公司被命名为Vagnfabriksaktiebolaget i Sdertelge(瑞典语,意即“南泰利耶货车制造厂”),简称为VABIS或Vabis(瓦比斯)。瓦比斯的火车车厢生产一直持续到1911年。同时,公司也加快了轿车与卡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1900年,一家名为Maskinfabriksaktiebolaget Scania(瑞典文与拉丁文的组合,意即“斯科纳机器制造厂”)的公司在马尔默(瑞典最南部省份斯科纳省的最大城市)成立,业务以生产自行车为主,不久以后也开始涉足轿车和卡车制造。
1911年,为应对来自整个欧洲地区日益激烈的竞争,瓦比斯与斯堪尼亚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斯堪尼亚 -瓦比斯公司。公司在马尔默和南泰利耶两地的工厂继续生产卡车、轿车与巴士,但自行车与火车车厢的生产线停产。
1921年,公司出现财政困难。瓦伦堡家族所拥有的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为公司注入了新资本。斯堪尼亚 -瓦比斯由此成为一家稳步发展、技术领先的企业。
1969年,斯堪尼亚-瓦比斯与瑞典飞机及汽车制造商萨博(Saab)合并,组成萨博-斯堪尼亚公司。
1995年,斯堪尼亚再次成为独立公司,并于次年在证券市场挂牌上市。
● 企业徽标
斯堪尼亚的首款徽标诞生于1901年,由自行车踏板曲柄和位于正中的狮身鹰面兽(一种神兽)组成。自1437年起,这个头戴金冠的红色狮身鹰面兽就已成为马尔默的市徽。
多年来一直沿用的由踏板曲柄与狮身鹰面兽组成的徽标在萨博 - 斯堪尼亚时期(1969 -1995)曾一度暂停使用,踏板曲柄被圆环所取代。从1969年到1984年期间,在发生一次商标纠纷后,公司采用仅由斯堪尼亚(Scania)这个名称构成的徽标作为其商标。
1995年斯堪尼亚再次成为独立公司后,公司徵标在踏板曲柄与狮身鹰面兽组成的原始商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具现代感的改版,成为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斯堪尼亚标志。
● 1911年合并前的斯堪尼亚与瓦比斯
1891年秋,Vagnfabriksaktiebolaget I Sdertelge(南泰利耶货车制造厂)成立。
1897年,Gustaf Erikson设计出瑞典第一辆汽车。
1900年,Maskinfabriksaktiebolaget Scania(斯科纳机器制造厂)在马尔默成立。
1902年,斯堪尼亚与瓦比斯的第一辆卡车分别成功下线。在合并前,斯堪尼亚与瓦比斯共生产了65辆卡车与100辆轿车。
从1892年到1911年,瓦比斯共生产了3,172个火车车厢。
1899年瓦比斯销售收入 90万瑞典克朗
净收入: 8万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188
产量: 1辆轿车
336个火车车厢
1911年瓦比斯销售收入 80万瑞典克朗
净收入: 5万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179
产量: 40辆轿车
1辆巴士
44个火车车厢
1911年斯堪尼亚销售收入 52万瑞典克朗
净收入:-
员工数量: 约150
产量: 11辆轿车
34辆卡车
瓦比斯的第一间厂房于1892年竣工,但于1913年烧毁。随后公司在同一地点修建了面积为原厂房两倍的新厂房。
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瓦比斯建筑当属1907年建成的铸造工厂办事处。直至1941年,这里一直是瓦比斯的总部。左侧高高耸立的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钟塔(ClockTower)。
钟塔始建于1918年,用于安置蓄电池系统,为锻造车间(现为铸件清理场)的大型构件冲压机供电。如今,这座钟塔被用于存放斯堪尼亚的部分档案。
向瑞典国家铁路(SJ)交付的三等火车车厢(1904年)
瓦比斯的工作人员(1897年)
“一家企业有时也需要通过寻根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瑞典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轿车出产于1897年,由瓦比斯的Gustaf Erikson设计。实物现陈列于南泰利耶的斯堪尼亚博物馆。
1901年,斯堪尼亚在马尔默设计出第一辆轿车——“Yellow Peril”,该车现收藏于斯德哥尔摩的科技博物馆。
瓦比斯的第一辆卡车诞生于1902年,据1903年的展览目录记载,该车载货量为1.5吨,最高车速可达12公里/小时。
斯堪尼亚的第一辆卡车——诞生于1902年,载货量1.5吨,驾驶员座椅下方配备一个双缸12马力发动机。
1903年,斯堪尼亚在马尔默推出第一个轿车系列。该车现陈列于南泰利耶的斯堪尼亚博物馆。
1903年瓦比斯出产的一辆轿车,现收藏于叙拉哈马尔艺术博物馆
1909年,瓦比斯推出搭载4缸化油器发动机的“Ortlund”轿车。现陈列于南泰利耶的斯堪尼亚博物馆。
1909年,五名乘客搭乘一辆配备24马力发动机的卡车从马尔默的斯堪尼亚出发,历时33小时32分钟到达目的地斯德哥尔摩,全程692公里。
1909年,现存最古老的瓦比斯卡车问世。该车配备了一台双缸V型发动机,后更换为4缸汽油发动机。
这辆卡车还装配了一个额外的刹车,形如后轮后方的一个叉子,具有良好的紧急制动作用。如今该车已被斯堪尼亚作为珍品级老爷车收藏。
“扎实的工艺技术为斯堪尼亚今天成为一个成功、创新的大公司奠定了基石。”
1910年,斯堪尼亚在马尔默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生产了一辆用于电车缆索维修的专用卡车。这是斯堪尼亚历史上首次实现产品出口。
机动快艇,出产于1913年,长9.5米,配备一台4缸12马力的发动机。最高速度可达8.5哩/小时。
● 一九一一年后合并时代
斯堪尼亚与瓦比斯合并成为斯堪尼亚-瓦比斯。
1911年,第一辆巴士诞生。
1912年,第一辆消防车问世。
1913年,启动在丹麦的装配业务。
1914年,在俄罗斯开设工厂。
1917年,在挪威创立装配厂。
1919年销售收入 600万瑞典克朗
净收入 374万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520
产量 95辆轿车
264辆卡车
出口额 17.3%
1912年向瑞典邮政局交付的邮政卡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6-20马力。
1911年合并后,重型车辆的生产集中在马尔默,而轻型车辆则在南泰利耶生产。
1911年,由斯堪尼亚出产的瑞典历史上的第一辆巴士投入运营。该车被命名为“Nordmark”,可容纳24位乘客。
“Nordmark”第一条运营线路的起点为瑞典西部的Amot,终点是 Arjang。但是巴士与马车在路上相遇时,许多问题随之产生。巴士惊扰了马匹,马车夫因此十分恼怒,巴士公司被迫暂停运营。而第一辆巴士最终也沉入湖底,结束了它短暂的使命。二十世纪一零年代的斯堪尼亚-瓦比斯轿车底盘。
斯堪尼亚-瓦比斯厢式货车,1917年交付Marabou巧克力公司。
二十世纪一零年代的斯堪尼亚-瓦比斯轿车底盘。
1912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制造出第一辆消防车,并交付瑞典北雪平市相关部门。该车配备一个60马力的4缸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
1914年,汽油发动机问世。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农夫将其改造为用于驱动圆锯及其它设备的动力装置。发动机旁还安装了散热器。该发动机现陈列于南泰利耶的斯堪尼亚博物馆。
1916年,斯堪尼亚-瓦比斯推出第一台V8发动机,可使用乙醇(140马力)或汽油(115马力)作为燃料。这台发动机现陈列于南泰利耶的斯堪尼亚博物馆。
1919年,一辆搭载4缸化油器发动机的斯堪尼亚-瓦比斯卡车成功下线。除车轮和驾驶室外,车辆其余部分的原貌至今保存完好。该车现陈列于南泰利耶的斯堪尼亚博物馆。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1927年,位于马尔默的工厂关闭。巴士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
1929年,轿车停产。
从1897年至1929年,共生产830辆轿车。
1929年销售收入 520万瑞典克朗
净收入 13万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482
产量 6辆轿车
154辆卡车
86辆巴士
出口额 0.4%
1925年,瑞典国家铁路(SJ)购买“丁格尔”巴士,往返于丁格尔与雅巴卡之间。该车设有24个乘客座位,现为斯堪尼亚的老爷车藏品之一。
1921年,斯堪尼亚-瓦比斯破产。随后,一家新公司成立,并沿用了“斯堪尼亚-瓦比斯”的名字。新公司作出了两个战略性决策:将生产集中在南泰利耶;只生产重型卡车和巴士,彻底停止轿车业务。
1922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向瑞典邮政局董事会交付了15辆邮政巴士。这些巴士配备履带传动和雪地滑行装置,以适应瑞典北部冬季的多雪路况。
1924年,公司开始生产使用汽油或各种醇基燃料发动的36马力化油器发动机。
斯堪尼亚-瓦比斯的铣削车间(1927年)。
1927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开始向Sodertelje Bryggeri公司供应 “Brewery”卡车,并一直持续至1950年。这款卡车配备4缸汽化器发动机,该款发动机在二战期间进行了改装,可由木炭生成的气体驱动运行。这辆卡车为斯堪尼亚的老爷车藏品之一。
1928年,公司推出“Fryken”卡车,该车特别配备了一个4缸化油器发动机和顶置气门。这辆卡车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
1936年冬,人们计划在位于瑞典西部韦姆兰省冰封的Fryken湖上开凿出一条赛马跑道。
为清除积雪,人们为这辆斯堪尼亚卡车装配了一台雪犁进行除雪作业。但积雪下的冰面却隐藏着一个裂口,正在作业中的卡车因此迅速下沉。最后,驾驶员和他的助手获救了,而卡车却从此留在了Fryken湖的湖底。
卡车沉没的地点渐渐被人们所淡忘;然而在49年后,人们重新找到了它,并成功将其从湖底打捞上来。当卡车“破水而出”时,立即被一个大型电视团队的摄像机所包围,同时各款经典卡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地响起,对重见天日的前辈表示热烈欢迎。
这辆卡车经修复后仍然具备出色的驾驶性能,现陈列于瑞典西部的图什比汽车博物馆。
1928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制造了这辆配备4缸汽化器发动机的巴士。由于达到了60马力,这辆巴士被命名为“竞速者”。(但在1931年前,巴士时速被限速在20公里)。
1928年,最后一辆斯堪尼亚-瓦比斯轿车。实际上,轿车生产早在1925年停止,但是公司仍继续使用以前制造的零配件生产,直至1929年。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巴士生产的黄金十年。
斯堪尼亚-瓦比斯于1936年推出了由公司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柴油发动机。
1939年销售收入 1000万瑞典克朗
净收入 8万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800
产量 105辆卡车
234辆巴士
125台发动机
出口额 13.9%
1932年,斯堪尼亚-瓦比斯推出“牛犬”(Bulldog)巴士,这是首款投入运营的短头巴士。
这辆“牛犬巴士”在往返于挪威卑尔根市至法纳之间的公路上为乘客提供服务。
1932年向马尔默电车公司交付的斯堪尼亚-瓦比斯“牛犬巴士”。
1934年,配备6缸赫塞尔曼发动机的卡车诞生。这种化油器与柴油发动机的混合型发动机使用重质燃油,产于1932年至1938年间。车身可三向倾卸。
这辆于1935年交付的4.5吨斯堪尼亚卡车是一辆链条传动自卸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平头卡车之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斯堪尼亚-瓦比斯发布了这款四个车轮均配备机械制动器的卡车。
1936年,公司推出首台预燃烧室式柴油发动机,从此开启了汽车的柴油时代。
1939年,斯堪尼亚-瓦比斯为马尔默电车公司生产了一辆特别配备预燃烧室式柴油发动机的巴士。其车身由一家位于瑞典卡特琳娜霍尔姆的汽车车身设计和制造公司Svenska Karosseri Verkstderna提供。
纺织车间负责缝制卡车和巴士的座椅内饰
这辆斯堪尼亚-瓦比斯消防车出产于1939年,特别配备经久耐用的橡胶轮胎和一个30米长的机械梯。该卡车为右侧驾驶。相比瑞典其他产业工人,斯堪尼亚-瓦比斯的员工待遇相当优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经济不景气对他们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于成功的斯堪尼亚来说,历史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1936年,一辆配置赫塞尔曼发动机的斯堪尼亚-瓦比斯三轴卡车。
1939年,斯堪尼亚-瓦比斯首次推出“Royal”单体柴油发动机,这是第一款使用标准化元件的发动机。斯堪尼亚模块化生产系统由此发端。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941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创办了自己的职业学校。
1948年,斯堪尼亚-瓦比斯与大众汽车签订经销合同。
1949年销售收入 6580万瑞典克朗
净收入 130万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2,082
产量 1,076辆卡车
596辆巴士
432台发动机
出口额 11.1%
斯堪尼亚-瓦比斯向瑞典军方交付军用卡车。
1944年,斯堪尼亚 - 瓦比斯开始生产L10系列卡车。驱动轮被移至左侧。
1946年,L10的后继产品——2L12投产,特别配备了4缸预燃室式柴油发动机。
M/41坦克。二战期间,斯堪尼亚成为纯粹的国防军备工厂,产能不断提升。
南泰利耶车架车间中的铆锤作业。
1941年,斯堪尼亚-瓦比斯推出用煤气作为发动机燃料的卡车。
照片显示的是一台以木炭为燃料的煤气发生装置。其“单体”发动机为直列8缸发动机。
斯堪尼亚-瓦比斯的底盘装配线。
335系列产于1941-1942年期间,配备10.3升直列8缸煤气发动机。
1941年,斯堪尼亚创办了自己的职业学校。这所学校最终成为了一所由斯堪尼亚全权主管主办的三年制职业高中。学生自入校之日起即成为公司员工。
斯堪尼亚-瓦比斯秘书处。
二战后,斯堪尼亚-瓦比斯迅速回归民用生产。图为南泰利耶的发动机装配工厂。
1946年,斯堪尼亚-瓦比斯推出了配备8缸发动机的B31城市公交,以及配备电动马达的T31无轨电车。
这些巴士专为斯德哥尔摩电车公司设计制造,装备相同的车身和底盘。
1945年,斯堪尼亚-瓦比斯与美国的威利斯-奥佛兰公司(Willys Overland)签订协议,向其出售公司的畅销产品——“Peace 吉普”。
“每一代都受到上一代的荫泽, 宝贵遗产代代传承。”
1947年至1949年间,斯堪尼亚-瓦比斯推出L23卡车。位于挪威特利西尔的一家公司购买了上图这辆卡车。该车一直正常使用至1966年,总行驶里程数达60万公里。
斯堪尼亚-瓦比斯在南泰利耶的制图室。
1948年,斯堪尼亚-瓦比斯成为大众汽车在瑞典的总代理商。这是一项利润丰厚的运营业务,直至斯堪尼亚2002年停止参与这些进口业务的运营之前,公司共售出170万辆大众轿车。2002年之后,德国的大众汽车成为进口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1948年,首批进入瑞典的四辆大众汽车,在北上运往南泰利耶的途中于厄克尔永阿市暂停休息。
1949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发布直喷式柴油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非常耐用,拥有“40万公里发动机”的美誉。
1950年,公司为那些驾驶斯堪尼亚-瓦比斯车辆行驶40万公里以上、但发动机未进行过大修的用户创立了一个奖项。
该奖项于1954年首次颁发。多年以来,已有近2,000名驾驶员和卡车车主获得了此项荣誉。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1951年,出口部成立。
1957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开始在巴西生产卡车。
1959年销售收入 4.88亿瑞典克朗
净收入 930万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3,944
产量 4,281辆卡车
723辆巴士
630台发动机
出口额 27.1%
1953年,斯堪尼亚-瓦比斯与美国麦克公司(Mack)合资生产C50 Metropol巴士,搭载直列8缸后横置发动机。这款巴士设有48个乘客座位,另还可容纳32名站立乘客。
1951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向巴西交付了一辆配备6缸直喷式柴油发动机的L65卡车,这也是公司第一批销往拉美的卡车之一。
SKP(Scania-Kaross-Pansarbil)装甲运输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翻新,供刚果危机时期瑞典联合国部队使用。
1954年至1958年,斯堪尼亚-瓦比斯推出了L71/-LS71卡车,又称“Regent”。该车配有动力转向系统和空气制动器。
1954年,销往荷兰的第1000辆斯堪尼亚-瓦比斯底盘。当时,驾驶室通常会单独采购。
1955年,斯堪尼亚-瓦比斯推出Metropo巴士的轻型版本——C70 CAPITOL巴士,用于城市交通运输。这款巴士设有34个乘客座位,另可容纳32名站立乘客。
斯堪尼亚-瓦比斯B63巴士,时属位于瑞典北部边远地区的Malm tens Omnibuss AB Malmberget公司。
1958年至1963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出产的L75/LS75/LT75系列卡车成为经久耐用的车型典范,之后又被重新命名为76、110和111。驾驶操作台设计独特,有别于以往将仪表设置在仪表盘中央的做法,该车系所有仪表均位于驾驶员座椅的正前方。
斯堪尼亚-瓦比斯位于巴西伊比兰卡的发动机车间,上图为曲轴生产的作业现场。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1961年,西德市场开放。1968年,斯堪尼亚德国公司建立。
1966年,瑞典对车辆实施严格的24米长度限制。
1965年,位于荷兰兹沃勒的装配工厂建成;该工厂实际上已于1964年开始投入生产。
1967年,瑞典出台右侧行驶的道路交通规则。
1967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在吕勒奥建立生产机构。
1967年,公司将巴士与客车的业务从南泰利耶转移至卡特琳娜霍尔姆。
1969年,斯堪尼亚-瓦比斯与萨博(Saab)合并,斯堪尼亚成为萨博-斯堪尼亚集团(Saab-Scania Group)的分支机构。
1969年销售收入 13.76亿瑞典克朗
净收入 1.76亿克朗
员工数量 9,458
产量 10,961辆卡车
873辆巴士
3,550台发动机
瑞典以外地区的销售比重 82.7%
在荷兰Oude Pekela行驶的一辆斯堪尼亚-瓦比斯L56卡车(1964 年)。
1960年,斯堪尼亚-瓦比斯供应瑞典军方的LA82军用卡车。由于其倾斜的前脸特别长,因而被昵称为“食蚁兽”。
大量维护良好的卡车被翻新,用于承担桥梁建设中的越野任务。
1961年,公司推出一款165马力的6缸涡轮增压发动机。
1963年,斯堪尼亚-瓦比斯推出首辆用于国际交通运输的平头卡车LB76。该款卡车拥有包括差速锁、空气制动器和一个同步啮合变速箱在内的诸多改良配置。日益重要的出口市场对车辆总长的普遍限制(15或18米),凸显了对平头驾驶室的需求。
公司境外工厂的运营非常成功。1963年,斯堪尼亚-瓦比斯的第2000辆卡车在巴西的圣伯尔南多德坎普工厂下线。
1967年,斯堪尼亚-瓦比斯在瑞典卡特琳娜霍尔姆启动了巴士与长途客车的生产业务。
斯堪尼亚-瓦比斯在卡特琳娜霍尔姆的巴士生产。
1964年,L36卡车问世。随后,斯堪尼亚-瓦比斯又以其为原型研发出载重量12吨的L50卡车,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配送车。此外,L36/50车型同时也供应瑞典军方。
1966年,斯堪尼亚-瓦比斯推出搭载后置发动机的CR76巴士。环保意识的觉醒促使公司对发动机进行了调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废气排放。
斯堪尼亚-瓦比斯在荷兰兹沃勒的发动机装配工厂。
斯堪尼亚LB110驾驶室碰撞测试。该测试严格按照驾驶室安全标准执行。
图为LB110卡车。该款车型的驾驶室可通过手动液压泵系统实现整体前倾。
LB110卡车的标准配置包括一台10速变速箱。
1969年,公司推出DS14——全新的14升V8发动机(350马力),成为当时欧洲动力最为强劲的卡车发动机。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1976年,斯堪尼亚在阿根廷建立工厂。
位于瑞典的法伦及斯布哈特工厂开始投入生产。
1979年销售收入 75.34亿瑞典克朗
净收入 11.44亿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20,296
产量 22,841辆卡车
2,558辆巴士
5,414台发动机
瑞典以外地区的销售比重 87.6%
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斯堪尼亚产品系列开发计划出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期间,公司通过增加新车型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系列组成。
1971年,斯堪尼亚的CR111“静音”巴士面世,有效隔离了发动机舱的噪音。
1972年,配备14升V8前置发动机(350马力)的LS140卡车问世。在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款V8发动机的动力一直雄冠欧洲。
1974年,公司推出了型号名称中尾号为1的新车型,即斯堪尼亚LT111。
狮身鹰面兽在1969年至1983年间被用作斯堪尼亚散热器的徽标。
1975年,斯堪尼亚开始为瑞典军方生产SBA/SBAT111越野卡车,生产总量达3,400辆。
斯堪尼亚L81/LB81以及L86工程车辆系列生产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LB81底盘同时也可用于生产配送运输车辆。
斯堪尼亚LS141林业用车。该款卡车搭载一台14升V8发动机(375马力)。
伦敦巴士。1971年至1978年间,斯堪尼亚向伦敦公交公司交付了大约160辆双层公交巴士底盘。
拖挂一辆挂车的斯堪尼亚LB141。该车型配备动力强劲的375马力V8发动机,很快就在意大利各地热销。
车架生产。巴士与卡车纵粱均在瑞典北部的吕勒奥进行生产。
BE-GE KAROSSERIFABRIK,位于瑞典南部的奥斯卡桑,1966年被公司收购。由此,斯堪尼亚-瓦比斯开始自行研发生产驾驶室。
在瑞典法伦进行前桥梁磨削。
斯堪尼亚LBS85垃圾转运车。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1981年,斯堪尼亚推出首个模块化卡车系列——GPRT系列。
公司与挪威军方签约,向其交付1,700辆军用卡车。
斯堪尼亚技术中心在南泰利耶成立。
1989年销售收入 235.57亿瑞典克朗
净收入 38.01亿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25,354
产量 31,718辆卡车
3,884辆巴士
4,094台发动机
瑞典以外地区的销售比重 93.4%
GPRT系列的一项重大创新在于零部件的标准化以及设计的现代感和舒适度。
搭载斯堪尼亚工业发动机的内燃机车(巴西)。
1982年,斯堪尼亚全新的巴士系列底盘面世,其中包括旋即成为斯堪尼亚历史上最成功巴士底盘的K112和K82。新的巴士底盘充分利用了全新卡车系列的零配件,以方便维修和零配件管理。
针对超重型运输,斯堪尼亚推出了E底盘(超重型)。图为T112E自卸车。
南泰利耶车架车间中法兰孔钻孔作业现场。
1984年,挪威陆军器材司令部向欧洲13家卡车制造商发出了投标邀请,斯堪尼亚公司最终赢得该笔订单。1986年至1994年,斯堪尼亚共向挪威军方交付1,700辆军用卡车。
1984年,斯堪尼亚推出首辆铰接巴士CN112A。
一台1987年出产的斯堪尼亚14升V8发动机,输出功率达470马力,配备电子柴油控制系统(EDC)。
1988年,斯堪尼亚发布型号名称尾号为3的新车型。配备470马力V8发动机的全新R143是该系列的重量级产品,该款车型采用了涡轮增压器、中冷器及电子柴油控制系统(EDC)。1988年3系列获得欧洲“年度卡车”大奖。
斯堪尼亚技术中心成立于1987年。斯堪尼亚的研发工作均集中于南泰利耶。
实际上早在1964年,斯堪尼亚就已将实验室工作迁移至这一地区。
图为于南泰利耶的斯堪尼亚总部。
图为斯堪尼亚摄影师在陪同记者前往西伯利亚考察采访的任务途中遇到的一位驯鹿牧人。
驯鹿牧人身后的这辆卡车就是斯堪尼亚P113自卸车,能胜任室外温度常常低至零下50摄氏度的极寒作业工况。
1989年,斯堪尼亚推出Stridsbt 90军用巡逻艇的原型。Stridsbt 90配备两台460马力的14升V8发动机,专为瑞典海军突击队设计,于1991年投产。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1991年,斯堪尼亚迎来100周年庆典。
1992年,斯堪尼亚在法国的昂热设立工厂。
1995年,斯堪尼亚再一次成为独立公司。
1996年,斯堪尼亚在证券市场上市。
1999年,沃尔沃主动向斯堪尼亚提出收购要约。
1999年销售收入 386.62亿瑞典克朗
净收入 31.44亿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26,359
产量 46,651辆卡车
3,763辆巴士
3,280台发动机
瑞典以外地区的销售比重 95%
斯堪尼亚OmniCity城市巴士(1996年)。
1990年,斯堪尼亚向瑞典斯德哥尔摩公交公司(SL)交付了第一批乙醇公交车。
1991年,推出了斯堪尼亚Streamline,独一无二的流线型驾驶室可为长途运输节省高达5%的油耗。
1991年,斯堪尼亚迎来了100周年的盛大庆典,数月内共计65,000名来宾获邀亲临现场观摩庆祝活动。
在卡特琳娜霍尔姆进行车身装配。
1995年,斯堪尼亚推出4系列卡车,通过减少非通用零配件的数量,并加强对卡车、巴士以及工业与船用发动机的零配件整合,进一步发展了公司的模块化理念。
斯堪尼亚4系列卡车于1996年获得欧洲“年度卡车”大奖。
多乘员驾驶室(CREWCAB)。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期间,斯堪尼亚加大了加长型多乘员驾驶室消防车的生产力度。1995年,多乘员驾驶室被纳入斯堪尼亚的标准生产流程。该类驾驶室可容纳多达八位乘员,通常用于消防车。
1995年,斯堪尼亚试驾中心在南泰利耶开放,客户可以挑选不同类型的车辆试驾(照片摄于2006年)。
在斯堪尼亚试验场的试驾。
1996年,新的城市巴士——斯堪尼亚OmniCity面世。
斯堪尼亚T124罐式车,搭载400马力发动机。
斯堪尼亚T124工程车正在装载沙砾。
瑞典斯布哈特的变速箱生产现场。
配备260马力发动机的斯堪尼亚P94救援车。
法国昂热的斯堪尼亚工厂的底盘装配作业现场。
瑞典海军气垫船,配备两台斯堪尼亚14升V8发动机。
船用发动机(1998年)。图中展示的是一台483马力的9升发动机、一台675马力的12升发动机和一台800马力的14升发动机。
瑞典海军舰艇,装配了三台斯堪尼亚14升V8船用发动机,输出功率均为625马力。
机动快艇搭载两台12升发动机,每台输出功率为500马力(新西兰)。
斗山MOXY自卸车(MT36),装备斯堪尼亚12升工业发动机。
带防雷保护的斯堪尼亚P124救援车。
斯堪尼亚P124多乘员驾驶室机场消防车。
1999年,沃尔沃购进了大量斯堪尼亚股份。此次购买股份旨在完成两家公司之间的合并。
次年,该项收购被欧盟竞争委员会以垄断为由否决。此后不久,大众汽车成为斯堪尼亚的最大股东。
● 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
2002年,斯堪尼亚成立子公司Omni,专门从事巴士与客车的车身制造。
2004年,R系列全球首发。同年,斯堪尼亚发布了首台欧4发动机。2006年,新一代巴士问世。
2006年,德国曼公司向斯堪尼亚提出了收购所有股份的公开要约。该要约遭到斯堪尼亚董事会的拒绝。
2008年,斯堪尼亚成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
2009年销售收入 620.27亿瑞典克朗
净收入 11.29亿瑞典克朗
员工数量 32,330
产量 36,807辆卡车
6,636辆巴士
4,235台发动机
瑞典以外地区的销售比重 95%
一辆斯堪尼亚R 580驶过莱索托卡斯水坝水力发电站上方
2000年,斯堪尼亚推出一款输出功率达580马力的16升V8发动机。
2000年,斯堪尼亚第一百万辆车下线。
分布在5个国家的11家工厂参与了第一百万辆车的生产过程,总装在荷兰的兹沃勒完成。
2002年,在卡特琳娜霍尔姆度过36个春秋后,巴士底盘的生产地迁回南泰利耶附近,与卡车业务合并。
斯堪尼亚IRIZAR PB荣获欧洲2004年度最佳客车奖。
自2006年起,斯堪尼亚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全新巴士和客车系列,车辆使用柴油和替代燃料,可满足城市、城际以及旅游等交通运输需求。
2005年,英国的一辆斯堪尼亚Omni-City双层巴士正在接受28度角翻滚测试。
2004年,斯堪尼亚发布全新的卡车系列。型号名称中最后一位代表系列的数字被字母取代:代表驾驶室型号的字母后紧接发动机输出功率。P代表小型驾驶室,R代表大型驾驶室,T则代表发动机前置式驾驶室(T系列卡车为限量版,已于2005年停产)。其中,R系列获得了欧洲“年度卡车”大奖。
2004年,斯堪尼亚成为全球第一家可交付满足欧4排放标准卡车的商用车辆制造商。
2005年,斯堪尼亚进军时尚界,推出专为驾驶员设计的“斯堪尼亚卡车时装”。
斯堪尼亚R 620装备了当时动力最为强劲的620马力斯堪尼亚卡车发动机,加上斯堪尼亚超高顶驾驶室R620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公路之王”。
2006年,公司决定将欧洲的车轴和变速箱生产业务集中于南泰利耶。
斯堪尼亚开始在印度销售卡车,最初瞄准的是建筑和采矿细分市场,这些行业对于具有高技术含量、坚固耐用的重卡的需求日益旺盛。
2007年,斯堪尼亚加大了对迅速增长的城际及旅游长途客车市场的投入,重点推出了斯堪尼亚OmniExpress系列。
斯堪尼亚迎来巴西工厂的50周年庆典;至此,巴西工厂已交付车辆18万辆。
斯堪尼亚在荷兰的梅珀尔推出新的驾驶室与底盘部件喷涂设备。根据各运输公司的特殊要求进行卡车喷涂的业务日益增多。
斯堪尼亚推出全新G系列,拓展了卡车产品范围。该系列的驾驶室空间和发动机辆出功率,介于P系列与R系列之间。
G系列成为斯堪尼亚在众多市场的工程运输主力车型。
2008年,斯堪尼亚用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取代废气后处理系统,成为首家推出欧5发动机的卡车制造商。
斯堪尼亚首辆乙醇短途配送和垃圾转运车问世。客户可以选择乙醇作为包括巴士在内的所有城市交通运营车辆的燃料。
2009年,斯堪尼亚在斯德哥尔摩对6辆乙醇混合动力巴士进行现场测试。采用混合动力技术有望降低至少25%的燃料消耗。
斯堪尼亚与中国巴士及客车制造商海格联合推出斯堪尼亚Touring。
2009年推出的全新R系列,享有更佳的燃油经济性、驾驶性能以及车辆的整体性能,并荣膺“2010年度卡车”大奖。
● 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
斯堪尼亚推出全新V8发动机系列,其中包括迄今为止全球市场上动力最为强劲的全新730马力卡车发动机。这也意味着,斯堪尼亚具备了满足于2013年年底生效的欧6排放标准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发动机平台。
斯堪尼亚与美国建筑与工业设备制造商——特雷克斯公司签订发动机供应协议。
斯堪尼亚迎来巴士100周年的庆典活动。迄今为止,已生产交付巴士和客车约17万辆。
斯堪尼亚2010年推出全新环保产品与服务系列——“Ecolution”,以帮助运营商最大程度地减少碳足迹,并提高卡车和巴士的运营收入。“Ecolution”包括车辆规格优化、使用可再生燃料和柴油、驾驶员支持、运营支持和特殊保养计划等。
斯堪尼亚与韩国斗山工程机械公司签订协议,向其旗下的自卸车及轮式装载机供应发动机。
2010年,斯堪尼亚举办了第四届欧洲青年卡车驾驶员大赛,竞技项目包括驾驶技术、安全、环保与节油驾驶四大方面。斯堪尼亚还在拉美、亚洲、非洲和澳洲等地举行了类似赛事。自2003年大赛开办以来,已吸引全球逾十万名青年驾驶员参加比赛。
斯堪尼亚于2010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建立生产机构,从事俄罗斯市场的卡车装配和车身制造等业务。
● 斯堪尼亚核心价值观
今天的斯堪尼亚,由客户、产品(车辆、服务和融资)、员工及员工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共同造成。三个核心价值观——“客户至上”、“尊重个人”、“品质第一”——将公司凝聚在一起,奠定了斯堪尼亚企业文化、领导力与企业成功的基石。
客户至上
通过了解客户的业务运营状况,帮助提升盈利能力和降低运营成本,斯堪尼亚为客户提供确保可持续盈利能力的解决方案。从研发到生产和采购,再到销售、融资和售后服务,客户均处于整条价值链的中心。
尊重个人
尊重个人就是认可并发挥所有员工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激发员工不断取得业务上的持续进步。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技能的同时,新的想法和灵感也便应运而生,并由此带来更高的质量、效率和更高的工作满意度。
品质第一
让客户满意并实现盈利,斯堪尼亚必须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斯堪尼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任何与目标和标准之间的偏离,将通过既定流程妥善处理,从而成为斯堪尼亚研发、生产和服务工作持续改进的动力与源泉。
(文中部分图片实在无法找到,请大家谅解!)
2011年7月快递量达3亿件 同比增长53.3%
1-7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906.8亿元,同比增长24.5%;业务总量累计完成899.8... 2011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