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产业分析

并购成趋势 重卡企业涉水专用车需谨慎

卡车之家
人间失格.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记者获悉,国内部分整车企业在窥视专用车这块诱人的“蛋糕”。近日,记者又听闻上汽依维柯红岩也准备开拓专用车市场,并专门圈地建厂。然而,5月举办的2011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却有消息称,由于国家抬高专用车“门槛”,对进入领域的新手不再批“准生证”。

并购成趋势 重卡企业涉水专用车需谨慎

    据悉,目前全国只有1000家企业拥有生产资格,其中湖北80家,数量为全国第三。想进入专用车领域的汽车企业,只能靠收购重组原有资源。而在湖北的80多家专用车汽车厂里,大部分处在苦苦挣扎阶段,俨然已是多地投资者“买户口”的重点。

●  行业有意整改

    说到部分专用车企仍在苦苦挣扎,不免让人联想到专用车行业混乱的市场环境。由于一辆专用车售价少则数10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利润空间大,而国家规定专用车企业的注册资金只需要2000万元,与乘用车20亿元的“起步费”有天壤之别,所以专用车行业成为汽车工业的“盈利点”,许多民间资本对此相当“觊觎”。

    这也间接导致专用车市场环境愈加混乱。典型的事例就是2010年9月成都新大地被罚事件。当时如果没有央视《经济半小时》的报道,成都新大地这个低调的企业可能依然走在发财道路上。《经济半小时》的节目中特别提到:十堰市很多个体生产企业均是用新大地商标进行非法拼装,而成都新大地十堰汽车厂是一个没有获批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生产资质的企业。

    据悉,成都新大地十堰汽车厂确实是十堰最大的拼装车生产企业,该企业有厂房但并无设备,只是将厂房租给不同的生产者,通过销售合格证牟利。而非法拼装车源源不断地从成都新大地十堰汽车厂的厂区驶出。照市场行情估计,一辆卡车收取1000~2000元的合格证转让费。

并购成趋势 重卡企业涉水专用车需谨慎

    2010年9月19日,工信部在网站上公布了对成都新大地的处理决定:自2010年7月26日起,责令该公司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期间暂停该公司申报新产品和上传载货类汽车产品合格证。处罚原因是成都新大地在未办理项目批准手续、未获得车辆生产企业准入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设立十堰分公司,大量套用母公司的《公告》产品型号及合格证进行生产和销售。

    这仅仅是一个事例,却已经明确反映出专用车市场环境的现状。更值得注意的是,成都新大地事件是发生在2010年9月,而工信部在2009年7月发布了关于《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管理法则》),意在提高专用车生产企业及专用车产品准入门槛,提高行业准入条件。可《管理法则》依然无法阻止行业内的违规违法行为。

●  企业并购将成趋势

    “一步到位的管理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据我了解,从2009年开始,对于专用车企业生产资质的审批就变得非常严格,而获得审批的专用车企业资质上都会有二维条码加以识别。”中集华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连思龙告诉记者。

    “现在基本不再批生产资质,据悉仅有新疆地区的专用车企业还有机会通过审批,这主要是因为有政策支持。”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刘静水表示,目前确实有很多地摊式的专用车企业没有生产资质,不过从国家层面来说,在监管方面肯定是愈加严格。

并购成趋势 重卡企业涉水专用车需谨慎

    “除了购买‘户口’进入该领域,并购也是现在的一种模式。”连思龙表示,中集专用车厂近年来也是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除了企业发展需要以外,就是行业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专用车企业的数量太多,不仅仅是湖北,山东地区也很多,有资质的和没资质的大概有2000家左右。所以,按照行业竞争规律来看,最终会慢慢走向并购,就好像重新洗牌。”连思龙表示。

    “并购其实就是资源优化,这对行业整体发展比较有利。一来可以补充自己的产品谱系,二来可以扩充领地。例如,公司看好华南市场,可在这一区域的市场较为薄弱。通过市场调研,公司会考虑并购当地规模较小的专用车企业,从而提高市场份额。”连思龙说道。

    对此,刘静水也表示:“并购除了能够获得生产资质,进行产品优化,借此提升品牌影响力也是一个主要方面。”

●  是“蛋糕”还是“包袱”

    “目前部分主机厂进入专用车领域,我认为也是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刘静水告诉记者:“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增长点,也为了强化产品线,收购专用车企业已成一种趋势。”

    “每年的3~4月都是专用车改装的瓶颈月,这可以解释为需求不平衡,市场供不应求。”刘静水表示,每年3~5月都是重卡行业的传统旺季,产能跟不上市场销售,物流和改装业务都可能出现问题。 “比如,某企业配套的发动机以前只跟潍柴合作,但是潍柴在重卡旺销的几个月中,也受到产能约束导致供货出现问题,这时重卡企业就会考虑第二家发动机厂家。这与面临的改装瓶颈问题基本类似,就是开始寻求更多合作资源。我认为这就是主机厂蜂拥进入专用车领域的根本原因。”刘静水告诉记者。

    不过,刘静水对这一现象表示出一些担忧。“我觉得弊大于利。收购需要资金投入,而在改装行业里面,旺季时仅能够维持3%~5%的利润,淡季时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市场现状过于混乱,小型专用车企业扰乱格局,引发价格战,导致市场环境很难好转。这种模式其实正逐步将汽车改装工业给毁掉。”刘静水说。

    “所以,一是主机厂获得的利润低,收购成本却很大;二是收购后就必须负责,专用车的旺季每年大概在2~3月,过了就基本是传统淡季,也就是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于亏损状态;三是收购之后,专用车企业就可能远离市场,产品适应性有所下降。”刘静水表示,虽然现在部分主机厂积极进入专用车领域,但已有主机厂感觉到这是一个“包袱”了。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2011年5月邮政收入同比增26% 达649.2亿

1-5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649.2亿元,同比增长26.0%;业务总量累计完成630.8... 2011年06月18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