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投产刚两年,就连续两年参加国际性车展,大运汽车算得上是重卡行业的独一家。
4月19日的上海车展,中外列强林立,预示着重卡市场未来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年销量只有几千辆、又没有外方背景的山西大运,能成为重卡市场的“黑马”吗?
● 理智看待市场 缩小与重卡劲旅的差距
2011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紧缩,诸多业内人士普遍看淡今年重卡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重卡行业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然而,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大运汽车掌门人远勤山却十分看好长期的重卡市场。
大运集团董事长远勤山
远勤山认为,增速放缓,说明重卡市场迎来又一次增长浪潮的缓冲期。“我国城镇化水平现在只有47.5%,与“十二五”末期规划的51.5%存在很大差距,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投资,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还有大量的小乡镇需要城镇化。我国房地产市场每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也使重卡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因此重卡市场还将长期看涨。”
长期看好,并不意味着盲目乐观,大运重卡刚刚起步,与传统的重卡劲旅还有很大差距。据远勤山介绍,大运重卡目前发展的思路,就是尽快缩小与重卡老大哥之间的差距。“就像小孩学走路,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奔跑。所以,大运现在的任务是,小孩用一年时间学会站立,大运要争取用半年;小孩用一年半时间学会走路,大运争取只用一年。”
● 质量向国际看齐
作为重卡业的新贵,大运重卡在产销量上的成绩不菲。2010年,大运重卡年量直逼5000辆。今年第一季度,大运重卡销量更是突破了3000辆。
现在的问题,随着产销不断增加,大运能否把握住质量一关?
有人说产品质量是造出来的,有人说是设计出来的。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澔利则表示,对大运而言,设计和制造都是保证质量不可或缺的两方面。
据了解,上市一年多以来,大运针对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反馈,收集重卡用户对大运产品的一手建议资料,分析总结,对自己的产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进而从设计上对产品进行改进和提升,使性能更加完善。
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大运拥有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能够真正符合设计要求。2010年7月,大运就通过了国内的相关质量认证,现在,正在争取通过国际上的质量认证,尽快实现质量与国际的接轨,满足海外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同时在制作工艺和管理方法上也向国际标准看齐。据陈澔利透露,大运集团现在质检设备超过500台(套),而且还在继续购进先进的质检设备。
● 转变售后服务观念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大运在售后服务网点的搭建上同样不遗余力。
大运轻量化牵引车
远勤山告诉记者,大运以前的优势区域只局限在中原地区,去年大运重卡的服务网点不到二十家。今年,随着产销量增加,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大运的销售网点已经扩大到200多个,售后服务超过300个。“大运今年的售后服务战略是要在全国完成600余家售后服务网点覆盖,实现全国县级市以上的区域覆盖”。
除了建立自己的4S店,大运重卡还对一些加盟的售后服务站采取额外的奖励措施。“比如别的品牌车型维修是每工时100元,大运重卡维修是200元,保证加盟维修站对大运重卡维修尽心尽责。网点的完善,加盟维修站的尽心尽责,将给大运的用户带来无忧的售后服务。”
● 新车型和海外市场潜力大
今年上海车展,大运推出了第一款轻量化牵引车。该项目负责人分析说道:“一般而言,自重占汽车总重量的30%,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自重上,尤其对于重卡而言,损耗在车身自重的油耗更惊人。为此,大运汽车已经为轻量化重卡项目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可以预见,随着高速公路普遍实施计重收费模式,国家对超载治理的日趋严格,大运轻量化牵引车将成为其扩大销量的一个突破点。
除了根据国内需求推出新车型之外,大运重卡在海外市场也有不小收获。据远勤山透露,大运目前已与厄瓜多尔、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境外公司签订了海外订单,未来5年订单总数为19600辆,平均年出口重卡将达到约4000辆。
11年一季度快递量大数据 同比增长50.4%
一季度,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402.1亿元,同比增长27.5%;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67.8... 2011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