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AN,首先想到的就是奔驰那个巨型的运输车,不过今天提到的是日本的TITAN,而且还是属于一个以乘用车为主的小厂家,日本马自达公司。
通过这几篇帖子慢慢的发现,日系企业的起家之路大部分都是很简单的,当然了像三菱这样自幕府时期就有后台的大型财阀咱们就不在讨论之列,日本人也是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一代代不停的艰苦创业才有的今天的成绩,而且在日本车企的发展过程当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合作模式,代工,今天这个马自达泰坦就是日本车企代工的典型代表,不过在发这个系列之前还得先给大家看几个很可爱的三轮小豆丁,算是TITAN系列的鼻祖了,后来的标准型的卡车,都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让我们随着马自达公司商标的变迁,开始今天的日本轻卡历史探寻之旅。
● 马自达T系列
马自达公司起源于日本的广岛县,就是那个被“小男孩”亲密接触过的城市,其实通过这些资质较老的汽车企业可以发现,在创始之初他们的产品也是很一般,不过是随着一代一代经验的积累,才能够达到今天的成绩,虽然国内现在整体工业实力上来了,可以买来几个车,拆掉自己测绘,然后在生产山寨产品,可是这样的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有些东西根本搞不懂为什么这么设计,长期下去就是在慢性自杀,国内乘用车领域此等例子比比皆是,希望国内轻卡企业引以为戒,扯得远了,先发一下TITAN的始祖,T500型三轮豆丁。
这一代是马自达的T系列,还不是泰坦,不过这个是泰坦最早的鼻祖车型,在这里发一下让大家有个初步的印象,现在这个就是T1500型,相比T500要大一些,当然做工也要稍微好一些,还有顶置货架呢。
虽然是简单的三轮车,但是在这里还是要佩服日本人严谨的作风,车身线条有,而且最让人贴心的是哪个油箱盖,国内的三轮车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设计的,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这个是日本半个世纪前的设计,并不因为是三轮豆丁就一切从简,而是想着尽可能的方便客户,差距就在这里。
这一款就是T2000,马自达T系列的最后一代,都是三轮,差距确实这么的大,国内的五征,时风光想着怎么多超载了,现在又进入了轻卡领域,看看半个世纪前的日本同行是怎么做三轮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话用在中国的这些企业身上是最好的注释,三轮没做好就想搞轻卡,人心不足蛇吞象。
以上的三代为马自达最原始的技术积累,随着日本经济步入腾飞期,马自达也开始涉足轻卡生产领域,不过和国内其他的巨兽相比,马自达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也为以后被FORD收购埋下了隐患,车型不如对手丰富,性能不如对手强大,还好在名字上面想办法,TITAN,一个轻卡叫这个名字,亏得马自达想得出来,要是大奔用这个还名副其实,马自达有这个……
● 泰坦第一代
第一代泰坦,看得出来技术实力要远逊于前面三家了,这一型的造型基本上是前面三家三代之后的造型了,马自达起步晚了点。
● 泰坦第二代
第二代泰坦,依然是延续着小步快跑的路子,基本的造型风格没有多大的变化,就是在水箱罩还有转向灯组上面下了一点功夫,不过马自达很会跟随潮流,也采用的日系特色后桥小双胎,其实在仔细观察一下就连车身侧面线条都没有怎么改动,也许是和马自达本身的技术能力有关,不可能像前面的三家那样进行彻底的换代,小厂家在高手如林的地方生存不容易啊,预示着悲剧要拉开大幕了。
● 泰坦第三代
第三代泰坦,从外形上看和其他的厂家同质化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毕竟马自达无论是从产量还是规模上面,都无法和其他的厂家相比,这款车就是三代泰坦的第一款,也是延续了前两代的风格,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轻卡的造型趋势都是按照一个风格走下来,只不过细节上面大家不太一样。都有一些类似,不知道日本有没有像法士特这样的车桥厂,全国车桥同质化,然后大家都配爱信的变速箱,这样就能够降低研发成本了。
三代泰坦的双排版,不过感觉日本人这个一车多能还是搞的很好的,单排,双排,窄体,宽体,然后搞个厢货,一个车型榨取出来最大的价值,这个值得我们学习啊,还有现在的同底盘策略,这些经验都值得国内厂家认真的去学习。
刚才更新完毕看到回帖,柳江老大已经揭底了,唉,看来想继续保留悬念是没戏了,不过还是先介绍三代的第一次小改款,水箱面罩面积缩小,上面加了一个塑料装饰,两侧的导风的那个设计到底能够有多大的用途,转向灯组上面取消了示宽灯,也算是一个小的特征。
这个短轴的应该是属于豪华型了吧,还有铝合金的轮毂罩,镀铬的装饰,一应俱全啊。从这一代开始日本车企慢慢的进入了中国,不过马自达的轻卡我是一辆都没有见到过,光靠日本本土市场还有少量的出口,这样的车型应该很难受收回成本的吧。
看到保险杠上面防撞栏,有可能是出口给澳大利亚的,以前有帖子提到过,和宁夏牛栏一样有特点,可以看出来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一直都是日系车的天下,现在我们的出口刚刚开始有点眉目有很多车企就自吹自擂了,回头看看日本的车企,出口做了几十年。咱们还在邯郸学步呢,多看看自己的不足,才是根本。
也是同样的车型,不过少了牛栏,多了一个网罩,这个是干嘛的,也是夜间行车防蚊虫的吗,难不成澳洲的文字个子都比咱们亚洲的大?出口到国外的都以宽体版的居多,看来鬼子的身材还是瘦弱了一些啊。
侧面看还是一个宽体短轴的平板,个人猜测这样的设计应该是澳洲的一些农场用的。
日本本土用的窄体驾驶室,看到这些车的年份都很久了,不过现在依然在二手车市场能够看到,一个是国外这样的车行驶里程相对来说比较短一些,还有就是质量确实好,要是JAC,DFM这样的轻卡,就是一年跑5000KM,估计8年做左右也得报废了,质量不行。
三代泰坦的最后一次小改款,这个估计算是最后的马自达设计的TITAN了,从下一代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同质化的时代了,外观上和另外一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卡车厂家基本一致了,就是通过一些小细节来区分不同。
● 泰坦第四代
从这个角度看上去,是不是一种失落的表情,黯淡无神,一个车企的命运在产品身上就能够表现出来,这个是最后一代纯正的TITAN了,从下一代开始,虽然有TITAN之名,但是没有TITAN之实啊。
四代泰坦开始,就是一个代工型的产品了,基本没有了马自达自己的设计语言,就是在老板的统一布置下进行的贴牌生产了,这个老板就是FORD了,金融危机的时候,FORD为求自保,先后卖掉了两只野生动物和一个装甲车,更悲剧的是那个装甲车到了李老板的手里,就是没有卖马自达,看来这个世界上还是贫苦大众多啊,平时买车代步为主,享受型的还是少数人买得起。
在我看来这一代TITAN和ISUZU的却别就是转向灯组取消了ISUZU的示宽灯,其他的基本一致,要是不小心碰坏了哪里,估计就和ISUZU通用了,就像现在的欧曼。
从这一代开始出现了四驱型,在日本国内这样的市场,细分市场都是很小量的,但是日本车企依然针对这个细分市场做出相应的车型,反观国内厂家,就当自己打老太爷,爱买不买,客户订的我都不管,就按照我自己的做,你爱买不买,从态度上,我们和日本的差距依然很大。
窄体标准轴的TITAN,不过前脸被摘了,感觉有点别扭
内饰,看着有些脏,不过做工还是不错的。
白色车身的轻卡从视觉上来看感觉上要好不少,这一代开始一直到现在最新款的,一直是有ISUZU来代工,都是一个老板的,多一个牌子也是多一条路,虽然都是一样的车子。
还有一个特殊的四代厢式越野款,看这个应该是军方使用的,这个大脚怪和美帝,毛子比起来孱弱了不少啊。
前脸上看也没有霸气,除了标示的T3500能够看出来是马自达的产品。就连logo也换掉了,日本宪法规定是不能出口军品的,怎么办,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鬼子坏得很啊。
四代的第一次小改款,也就是加装了一个示宽灯,因为ISUZU的资料没有搜集完毕,所以也不清楚这个是马自达独有的特色还是依然和ISUZU一样。
又见加装轮毂罩和镀铬装饰豪华版,看来国内JAC前两年推出的那个豪华版轻卡也是师从日本师傅,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
这个车型是四代里面一个稍有的改款,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区分,貌似国内有过厂家生产过这个车型,当时还是很兴奋,不错啊,造型很别致,现在看来也是舶来品。
四代的最后一种改款,感觉很像三菱的奔马,看来好的造型大家都喜欢借鉴。
这样的小后轮,在日本看来是很实用,各个厂家都有生产,看来是小超市,小老板必备的佳品。
● 泰坦第五代
五代泰坦,估计大家也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这样的窄体短轴看来在日本非常的流行,几乎是所有厂家的必备,反而在中国这样的车型比例到不是很多。
小双胎的冷藏车,这样的特殊车型在日本的普及率还是很高的,国内这样的车型就很少,估计这样的冷藏车要比普通的厢货价格高出来不少。
在中国泛滥成灾的五代改进型,现在国内某个轻卡厂家还以最新产品推出,殊不知日本都已经停产了这一代了,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只能看到别人的背影,也就是国内现在报道轻卡的新闻不多,也鲜有介绍国外轻卡的,要不然这样的厂家还敢大张旗鼓的宣传。
内饰的照片,看这个除了方向盘的标志不一样,其他的和ISUZU的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了,国内虽然也能像模像样的做出来,可是细节方面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到手的。
宽体版的TITAN,这个就是现在国内轻卡厂家宣传的那个原型,有一说一就是了,明明是淘汰产品非得说是与时俱进。
双排,鹰眼,班格的设计风格大家都在抄袭,不过方法不同,皇冠抄袭屁股,TITAN抄袭前灯,虽然都是抄袭,可是人家抄袭的是风格,哪像咱们,是翻版。
这么好的车子做成自卸了,是不是可惜了点,在国内这个可是所谓的高端啊,看来咱们还真的是发展中国家。
最新的一代TITAN,这个和ISUZU是一样的,实在是找不到清晰的大图了,只有发这样的小图。不过这款车已经可以在国内见到了。而且山寨版的也已经出现了,如此一代一代又一代的山寨下去,不知道何时能够有个了结啊。
这一代TITAN最大的特点就是宽体和窄体前灯造型不一样,这样就能够轻松的分辨出来了,现在宽体的已经进入中国,窄体的还远吗?等待着看好戏吧。相信中国厂家的山寨能力,不过对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好是坏,还是值得厂家深思。
2010年5月快递量1.9亿件 同比增长25.8%
2010年5月份,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441.1亿元,同比增长4.2%;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62.6... 2010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