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AN,首先想到的就是奔驰那个巨型的运输车,不过今天提到的是日本的TITAN,而且还是属于一个以乘用车为主的小厂家,日本马自达公司。
通过这几篇帖子慢慢的发现,日系企业的起家之路大部分都是很简单的,当然了像三菱这样自幕府时期就有后台的大型财阀咱们就不在讨论之列,日本人也是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一代代不停的艰苦创业才有的今天的成绩,而且在日本车企的发展过程当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合作模式,代工,今天这个马自达泰坦就是日本车企代工的典型代表,不过在发这个系列之前还得先给大家看几个很可爱的三轮小豆丁,算是TITAN系列的鼻祖了,后来的标准型的卡车,都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让我们随着马自达公司商标的变迁,开始今天的日本轻卡历史探寻之旅。
● 马自达T系列
马自达公司起源于日本的广岛县,就是那个被“小男孩”亲密接触过的城市,其实通过这些资质较老的汽车企业可以发现,在创始之初他们的产品也是很一般,不过是随着一代一代经验的积累,才能够达到今天的成绩,虽然国内现在整体工业实力上来了,可以买来几个车,拆掉自己测绘,然后在生产山寨产品,可是这样的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有些东西根本搞不懂为什么这么设计,长期下去就是在慢性自杀,国内乘用车领域此等例子比比皆是,希望国内轻卡企业引以为戒,扯得远了,先发一下TITAN的始祖,T500型三轮豆丁。
这一代是马自达的T系列,还不是泰坦,不过这个是泰坦最早的鼻祖车型,在这里发一下让大家有个初步的印象,现在这个就是T1500型,相比T500要大一些,当然做工也要稍微好一些,还有顶置货架呢。
虽然是简单的三轮车,但是在这里还是要佩服日本人严谨的作风,车身线条有,而且最让人贴心的是哪个油箱盖,国内的三轮车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设计的,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这个是日本半个世纪前的设计,并不因为是三轮豆丁就一切从简,而是想着尽可能的方便客户,差距就在这里。
这一款就是T2000,马自达T系列的最后一代,都是三轮,差距确实这么的大,国内的五征,时风光想着怎么多超载了,现在又进入了轻卡领域,看看半个世纪前的日本同行是怎么做三轮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话用在中国的这些企业身上是最好的注释,三轮没做好就想搞轻卡,人心不足蛇吞象。
以上的三代为马自达最原始的技术积累,随着日本经济步入腾飞期,马自达也开始涉足轻卡生产领域,不过和国内其他的巨兽相比,马自达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也为以后被FORD收购埋下了隐患,车型不如对手丰富,性能不如对手强大,还好在名字上面想办法,TITAN,一个轻卡叫这个名字,亏得马自达想得出来,要是大奔用这个还名副其实,马自达有这个……
2010年5月快递量1.9亿件 同比增长25.8%
2010年5月份,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441.1亿元,同比增长4.2%;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62.6... 2010年06月22日
真是长见识了、
说的很好!!
江铃看到的话可能有点小不爽啊哈哈
卡车上也用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吗
感觉有点怪怪的
再顶!~........................................
{
}{
}{
}{
}{
}{
}{
}{
}经典!
马自达的轻卡!~。。我真的还是没有见过真车咯!~。。。。。。。。。
日本人不好说爱你狠难不爱又不可以
说到模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要中国人模仿,这样就阉割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就想windows的盗版问题,国人自以为沾了多么大的光,问题是微软巧妙了利用了国内的盗版消灭了潜在的敌人。汽车设计也一样。。。
该用户发言已被删除该用户发言已被删除很卡通喽............
国内没见过这样的TITAN
哈哈,这车真有意思
人家办厂是为了吃饭,咱们办厂是为了升官,目的不一样方法就不一样。
这些经验都值得国内厂家认真的去学习国内厂家不去学习只会合资
...........顶
该用户发言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