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代黛娜
五代的黛娜国内见到的不少,记得底盘和车桥,油箱喷涂成红色好像是从欧洲流传过来的吧,欧洲原版的斯太尔好像都是此类的喷涂,车身前面的装饰条很漂亮,不知道是不是镀铬的,目前国内的轻卡厂家印象当中还没有这么大面积的镀铬装饰吧,就是偶尔在前面水箱罩上面搞上一个,没有几个月就都锈迹斑斑的了。
五代的自卸版,现在轻卡在国内做成这样的自卸很少,估计此类车型可能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有关,大车进不去,只有靠这样的轻卡,前面这个T型的丰田车标也是流行了一阵,后来就又更换了。不过在这样的车型上面用这么多镀铬装饰,会不会容易被划花。
厢式货车,看来日本人的汽车技术发展要远领先于我们,厢式轻卡咱们国内才流行没多久,以前很少见到,前面的扰流板,造型很漂亮。日本人在车型细节的划分上面确实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看这个车应该是在工地上面使用的,T型的立标,依然是三个雨刮器,是不是为了保证雨天驾驶员视野清晰,多设置了一个,个人感觉如果依然采用两个雨刮器,面积加大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五代黛娜的第一次小改款,主要是取消了全面水箱罩的T型立标,其次是车门把手上移,以前是和转向灯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面现在移上来了,这个改进是不是说明日本人长个了,所以设计在那么低的位置,就有点别扭?
这个是单桥单胎的,而且后视镜在车门上,采用的是门镜,而且前面没有DEISEL的标志,是不是说明这个采用的是汽油机,或者日本人以后桥标准双胎为柴油机,后桥标准单胎或者小双胎为汽油机,这样从外观上面加以区别呢。
这个就是后桥小双胎,门镜,而且前面连雾灯都取消掉了,估计这个是马力比较小的汽油机低配版,这个是个人猜测的,不过按照外观上面设备的增减,估计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区别汽油机,柴油机。以免生产线上面的员工混淆了。
驾驶室,虽然脏了一点旧了一点,不过可以看出整体还是很规整的,一方面是用的比较爱惜,另外一方面确实是做工比较好,没有出现国内轻卡三个月之后,内饰上面全部是宽胶带粘起来的情况,从这点来说,我们现在的轻卡水平真的不如80年代的日本。
外摆后视镜,后桥标准双胎,估计是柴油机的了,高耸在货箱上面的那个管子是不是空气滤清器呢?
这个就是五代黛娜第三次小改款了,从外表上面看最大的区别就是用方灯代替了以前的圆灯,在这里先说明一下,我们所谓的换代,是指车身侧面线条的改变,而不是像乘用车一样拉拉皮就号称换代,那个是坑人的,其实就是小改款不能算换代,不过五代确实很奇怪的一代,第一次小改款车身线条就已经不一样,但是车灯没有改变,所以这一代的划分如果有什么歧义,还请大家在后面跟帖,后桥标准双胎,外摆后视镜,估计是柴油机的。
运送液化气的车子,大家看到这个是采用的门镜,虽然我们看不到左边车门,但是可以看到后视镜支架较长,后桥采用的是小一号的双胎,车顶上放的是灭火器吧,而且车身的侧面油箱还加了一层保护,确实不错,反观国内的危险品运输车,安全措施好像做的不是很到位吧。
大家请注意看前面,4WD,四驱版的,而且前桥的轴头和以前的明显不一样,也是外摆后视镜,估计就是柴油四驱型的,看来日本人对车型的划分确实非常的细致,一个车型多种用途,四驱都有,不错。
这个是一个非常特色的黛娜,我都不知道该不该算又一次改款,车身线条基本没动,但是车灯和以前的又不一样,我猜测可能是因为出了事故,正好有合适的配件更换,可能车主就自动动手改装了一下,出现了这个奇特的黛娜。
还记得这个车吗,以前广东三星汽车也做过,其实就是五代黛娜小改款的双排版,其实广东三星汽车可以好好的写一下,里面有很多内幕的,黛娜,克莱斯勒,福特水星,日产蓝鸟,三菱帕杰罗,日产途乐,他们都生产过,为什么,我这里也是听说不能以讹传讹,不过根据他们生产这么杂乱的车型来看,这些传言还是蛮真切的……
2010年5月快递量1.9亿件 同比增长25.8%
2010年5月份,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441.1亿元,同比增长4.2%;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62.6... 2010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