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2010年4月26日,从北京车展风尘仆仆回到杭州,吉奥汽车与广汽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将在西子宾馆举行。感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对这个项目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感谢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台州市委、市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东营市委、市政府等领导对合作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感谢一直以来关注吉奥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媒体朋友们!
广汽集团与吉奥汽车的合作,是国内首次“国企与民企”的合作,签约后,各方媒体都予以了高度关注,有肯定,有质疑,有支持,有不看好……把各方关注的焦点归结起来,主要有:新的合资公司将由谁来经营?广汽将投入多少?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将怎样融合……
从2003年成立至今,吉奥汽车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从2005年受到歧视无法参展,到去年首次应邀参加上海车展,再到今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上拥有自己的一片舞台;从汽车行业的井喷期、冰冻期到金融危机下,汽车行业的大浪淘沙、大洗牌,可以说吉奥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有人说:这6年多来,吉奥扮演了中国车界执著行者的角色,吉奥崛起的背后,留下的是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执著前行的背影。
是的,这6年多来,吉奥坚持自己的选择,将产品定位于中国的二三级、农村市场和海外市场,以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坚定“做强皮卡、做大微面、做精SUV”的发展战略,从简单制造到自主创新、跨区域发展、多品种开发,三大系列车型陆续上市,三大基地相继建成投产,具备了30万台整车生产能力,拥有了自主品牌的车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内外销售与服务体系。吉奥用6年多的时间,摸索了一条适合吉奥发展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型细分汽车市场精耕细作,赢得了立足的空间和发展的天地;与广汽的战略合作后,合资公司将利用原有民营企业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在经济型汽车及城镇、农村、海外新兴市场等领域发挥竞争优势。6年多的积累和执着,是吉奥的管理团队经营好新的合资公司重要武器。
有很多朋友关心:合作后,广汽对新合资公司的投入有多少?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广汽集团将以货币为主出资,吉奥汽车以其汽车产业相关资产出资,共同将原吉奥汽车相关资产整合成为一家广汽集团与吉奥汽车股比为51:49的合资公司。一方面,双方将为合资公司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激发吉奥汽车原有产能、产品、团队的活力;具体投入的金额,将结合新公司发展的需要;目前新公司的资产尚在评估中,双方将根据未来5年发展初步规划的60万辆产能,再决定投入。
也有很多朋友也向我表达了对国企、民企融合的担忧。我始终相信文化是相通的,广汽集团这些年来无论是与丰田、本田等外资企业的合作,还是与国企之间的合作,都表现出很强的包容力。吉奥与广汽前期的接洽中,也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既然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都能很好的融合,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都不是问题,那么,同是中国企业之间,融合应该更轻松、更容易。诚然,容易并不代表不会有问题,未来的合作中,双方也会有一个磨合得过程,但是以广汽大企业的胸怀和吉奥的开放心态,以诚相待,互相包容,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对于这点,我充满信心。
签约仪式后,很多朋友、媒体都在问:吉奥为什么要选择合资这条路?在各大媒体也有各种猜测性的报道:是吉奥的资金链断了?吉奥遇到了经营困难?……
吉奥这几年,准确市场定位,差异化经营,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的雏形,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资金运作,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2009年开始,吉奥顺应汽车工业发展大势,践行转型升级,精确定位、精准营销、精益生产、精细管理,2010年,吉奥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因此,关于吉奥资金链出现问题等猜测都不是事实。
有人问,合资后就是国有企业了,作为经营管理者,也必将面对一系列严格的考核,甚至罢免,这相比原先自己经营、自负盈亏,安心当董事长,似乎待遇差太多了?也有人说:自己创办的企业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孩子好与不好,要打要骂得由自己管,别人来插手,舍得?放心?
关于未来将要接受的考核、考验,这些我其实非常地清楚。有时候,会觉得,吉奥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吉奥吗?6年多,我们一心希望它融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环境,而今,它也确确实实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份子,并成为民族汽车工业舞台上最活跃的新生力量。只要吉奥能有更好、更快地发展,缩短“奋斗”的时间,为什么不选择合作?当然,我也相信,即使不合作,吉奥也能发展起来,一步一个脚印,也会有美好的明天;只是“单打独斗”付出更多、时间更长,而今借力广汽,吉奥将加速实现目标。只要对吉奥有利,只要对民族自主品牌发展有利,合资有何妨?
我自信有能力经营好未来的吉奥;如果,我没能如期待地经营好吉奥,我愿意退位让贤,让更有能力的人来经营。没有什么比吉奥的发展和未来更让我看重。股比一直是个很敏感的话题,51:49的股比,这其中有不舍,但是,让出股份,并不见得比自己原先拥有100%的股份拥有的少,当吉奥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吉奥”,个人又岂能因为权欲或其他虚无缥缈的东西阻碍它的前程?只要是有利吉奥未来的发展,其他都不是最主要的。
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强皮卡、做大微面、做精SUV,集中精力做好二三级、农村和海外市场,继续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集中优势,重点出击,在现有的基础上,做深、做透。与广汽合作后,我们将导入广汽的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特别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丰田的管理模式是世界汽车工业最先进的管理模式,我想这对吉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意义。近期,我们也将组织团队中的一批人员前往广州学习、培训。
最早与广汽接洽是09年的5月。双方首次碰面是在上海,最初的接洽,双方只是觉得似乎有这个可能,但对于合作,也没有太高期望;6月,开始尝试性互访。有些事情似乎是注定的,也许第一印象很普通,但是越接触越发现对方的魅力,广汽与吉奥之间,就是这种感觉。之后,更多的实地考察、更多的沟通,伴随着了解的加深,“感情”也升温,一年以后,走到一起也可谓水到渠成。
吉奥微车—星旺
有媒体报道:对广汽而言,这是广汽布局华东、辐射华北的战略选择,选择吉奥,也是为广汽自有品牌车型落户浙江铺路,是广汽借吉奥造势。众所周知,浙江省是经济强省,零部件产业发达,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零部件产业链,这些零部件制造企业能提供价格最低,质量可靠的整车零部件,发展汽车产业的大环境得天独厚。我们觉得,选择吉奥,除了看重吉奥所在的浙江省的区位优势,也是看重了吉奥已经形成的产能和人才团队优势。
这些年来,吉奥因独到的发展方式、产品的差异化发展,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的青睐,也有不少企业与吉奥有过接触,表达合作意向。尽管有些企业开出的条件远比现在与广汽达成的协议“优惠”,但我始终认为,战略合作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选择广汽,是吉奥最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广汽集团是国内著名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具有很高的行业地位与品牌美誉度,作为一家盈利能力在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广汽这些年在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包容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广汽的高层领导,张房有董事长、曾庆洪总经理都是汽车行业的知名人物,务实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短短数年间,领导广汽集团实现产值双超千亿,不能不令业界赞叹;在他们的旗下工作,一定是非常愉快的。
吉奥SUV—帅舰
广汽集团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管理优势等,与吉奥汽车的产品体系、网络体系和产业布局等相结合、相互补,有利于双方资源共享、创新发展、做强做大。应该说,与广汽的战略合作,既是一次实力与活力的结合,也是一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战略抉择,相信双方的合作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与广汽的正式签约,是吉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新的抉择,新的跨越,承载了新的希望,也孕育了新的挑战。成功合资不是项目的终点,不是万事大吉,而只是一个全新的良好的开始,新的征程更需要我们吉奥人加倍的努力、付出。
目前,我们的团队中,有一些人持观望态度,个别“人心不稳”;有些人甚至忽视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着急盼望定局;有些人担心人事变动,努力会不会付诸东流?我可以很负责人地告诉大家:等待不会有结果,今天不努力,是绝对不可能有满意的定局;在今天的吉奥有“为”就给“位”,未来同样如此!
吉奥皮卡—奥腾
在这事关全局、事关吉奥发展大计、事关全体工友切身利益的大局面前,在这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前,我希望每个吉奥人都要以发展的眼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摆正心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公司的新战略保持高度统一。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创新管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全面提升研发能力,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全面提升营销水平,全面优化流程保效率,以崭新的面貌、积极的心态、奋发的精神为公司和个人把握好机遇,积极进入“广汽吉奥”的核心团队,全力打造“广汽吉奥”的核心竞争力。
一、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严格控制零部件质量,提高供应商的准入门槛,引进新的供应商按照“靠一流,保证二流,淘汰三流”的原则,从源头抓起,坚决杜绝不合格品、次品;
二是进一步规范工艺操作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确保装配质量;三是明确产品质量各单位一把手问责制,将产品质量与生产系统各部门一把手绩效、部门奖金直接挂钩,人人重视质量,质量与人人绩效相关。
二、全面提升研发能力
研发是一个整车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研发,企业就得不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统一规划产品,全面整合研发资源;二是大量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实行项目管理,真正做到了对新产品“交钥匙”工程;三是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创新力度,密切“研发”与“销售”两个龙头的联系,以市场为起点,不断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三、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基地是原来的基地,产品是原来的产品,实现新的产销量的大突破,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吉奥未来的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人才!优秀的人才可以做出优秀的成绩。一是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不断提升团队的活力和战斗力,一个没有新鲜血液的团队是一潭死水,有了新鲜血液的团队将产生“鲶鱼效应”,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的有效融合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工作才能和潜能。二是要不断完善持续培训机制,积极培养集团骨干人才,鼓励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充分调动工友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四、全面提升营销水平
一是准确产品市场定位,将微车的销售重点转移到二三级和农村市场;将皮卡的销售重点定位在广大海外市场和城乡结合部;中高端SUV倡导城市休闲,定位一线城市和时尚人群;国内外两个市场共同出击,相辅相成。
二是尽快实现皮卡、微车、SUV分网销售,缩短与不同产品消费群体的购买半径。
三是全面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继续推行“双千”工程,引入“海尔”服务模式,进一步发挥呼叫中心、流动服务车的服务功能,吉奥汽车走到哪里,服务延伸到哪里,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
四是全面提升销售员的业务能力,严格考核,优胜劣汰,培养一支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营销队伍,深入了解市场,做精做细市场。五是硬件与软件并举,营销和服务网络要统一形象,统一服务标准,降低服务成本;业务人员加强培训,加强指导,加强考核,将考核指标从提货量向终端销量转变。
五、全面优化流程制度,提高办事效率
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企业高速发展时期,管理的相对滞后性导致很多不良现象:官僚主义盛行,政令不同,渠道不畅,上情不下达,下情不上传,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的漠然和无动于衷。
为此,一要统一管理,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责任部门、责任人,上下形成统一的声音;二是要树立制度的严肃性,任何人不得超越制度,要遵章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使其更合理、更科学、更有利于管理并创造和谐;三要尽最大努力简化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任何一个部门都是服务部门、办事部门,严惩“衙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新的蓝图已经铺就,未来的征程任重而道远,相信有了过去六年的沉淀和积累,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2010年3月快递收入103.1亿 同比增0.7%
2010年一季度,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71.6亿元,同比增长4.6%;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39.... 2010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