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上很难找到关于中国卡车历史的点滴,不知道多少人还知道中国汽车的奠基人饶斌,孟少农!?走过车讯网论坛,卡车人,来到卡车之家!看到更多的朋友关心卡车,共同的热爱和信仰。卡车司机不是现代版的“骆驼祥子”,记得当年最早的1986的《汽车之友》。
嘎斯51的传奇
1946年,嘎斯-MM型军用卡车停产,代之以更新的、载质量为2.5t的嘎斯-51型军用卡车。该车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配备了动力强劲的6缸发动机以及液力制动装置。之后还出现了全驱式车型,被命名为嘎斯-63型。嘎斯-51型军用卡车一直生产了31年。
多少严谨的好文章,同样是1986年的《百年汽车图集》,钢笔画的一本好书!现在乏味的商业广告和胡扯八道的软文,枪手写的文章让人好笑?我们不谈论“厂家花里胡哨的前脸,政策法规的擦边球”,更不要说“司机吹嘘着类似山寨版的跑马灯,超载超宽的小山运输机器”,我们还能留下什么?闲话少说,回忆篇,仅以此纪念那些逝去的卡车前辈和激情燃烧的岁月......
嘎斯51是苏联生产的最为知名的卡车,同时也是生产时间最长的卡车之一,它的使用范围相当的广泛!早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它的原型车就已经被制造出来;量产车型在1946年便开始了生产。1947年在载重为2.5吨的4×2的嘎斯51的基础上载演变出重为2吨的4×4动力的嘎斯63。
这两款汽车配备同样的动力为70 hp (52 kW) 的6缸发动机,排量为3485 cc 。其中嘎斯51的演化版嘎斯63一直生产到1968年,而嘎斯51则生产到1975年。由于此车应用非常的广泛,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在苏联的许可下波兰、朝鲜和中国也对其进行了技术引进与批量生产。
波兰生产的嘎斯51命名为: Lublin(卢布林)-51。
朝鲜生产的嘎斯51命名为:sungri(胜利)-58。
中国引进生产的嘎斯51命名为:yuejin NJ-130(即南京跃进130型卡车)
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汽车工程师们遇到了新的问题。这就是为了维修便利、节省材料,尽量简化汽车的结构。为此,一些车型的制造发生了重大变化。
翼子板也被设计成简单的直角形。为节约钢材,驾驶室也采用木材制造,而车门用帆布帘替代。车厢仅有后栏板设计成铰接式,可以翻转。
早期的嘎斯51能够看到这类设计的影子。
09年11月快递收入46.9亿 同比增长31.8%
2009年1-11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981.4亿元,同比增长1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478... 2009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