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2009年11月16日,沃尔沃集团发表声明,沃尔沃集团、中国重汽(维尔京群岛)有限公司和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汽集团)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中国重汽(维尔京群岛)有限公司(重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及重汽集团同意购买沃尔沃集团在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的全部股权(沃尔沃集团目前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权)。新签署的协议说明了沃尔沃集团退出合资公司的具体安排。
沃尔沃集团与中国重汽1994年就合资事宜开始谈判,历时9年,2003年在济南正式组建华沃卡车公司,这是国内第一个被正式批准的重型汽车合资项目,总投资额16亿元,双方各出资50%,合资期为30年。但合资后如声明中所言,由于各种原因,合资公司没有达到双方预期的商业上的成功。华沃2004年投产,2005年因表现低迷而受到质疑,2006年便告全面停产,合资陷于停顿。虽如此,合资双方在谈到彼此间的关系时仍显得非常谨慎,其间关于双方分手的报道也被一次次否定。没有公开宣布分手,或许同为重卡行业领军企业的双方有些碍于面子,抑或是其中一方还对合资公司抱有希望。处于停产状态的华沃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09年7月15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突然发布与德国曼公司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消息,不仅让业界产生震荡,也将沃尔沃置于尴尬境地。之前虽没有关于中国重汽合资合作的相关报道,但联系到2009年4月上海车展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在接受《商用汽车》杂志记者采访时谈到应对国内重卡合资企业的竞争时表示:我们面对这种形势是有措施的,是有非常明确的措施的。显然当时马纯济所说的措施就是指与曼的合作。当中国重汽与曼合作的消息传出后,沃尔沃一方当时对此并未发表任何看法。
遥想当年,沃尔沃卡车以豪门小姐的身份远渡重洋下嫁于中国重汽,双方心气都挺高,不料现实中的摩擦使得这桩跨国婚姻在还没到7年之痒便亮起了红灯,彼此的关系也只是有名无实。其实,分手的结局已在意料之中,只是不知道双方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结束。面对昔日合作伙伴走上新的合作之路,沃尔沃为何此时才迟迟将双方分手的消息公之于众?耐人寻味。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沃尔沃与中国重汽的合资虽然已告失败,但并不意味着当事双方就是失败者。至少,这次经历使得双方在合资问题上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各自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应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事件本身对整个行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截至目前,可以说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获得成功的重卡合资企业。一方面沃尔沃与中国重汽合作失败的结局使很多企业合资步伐放缓,另一方面也说明重卡企业还无法找到最佳的合作方式。2009年合资热潮再度涌起,合资之路多荆棘,互信互利,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09年10月业务量同增14.9% 收入138.4亿
2009年1-10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86.7亿元,同比增长12.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33... 2009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