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卡车文化

东风经济学 纵向观看东风四十年发展史

卡车之家
痛了☆谁来疼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2009年9月21日,第500万辆东风品牌商用车——东风天龙驶下线,这是一辆代表着国际生产力水平的中高端重卡

    正是这个地方,40年前的建设却是从最原始的生产方式——手拉肩扛开始的。

    东风商用车发展的这40年,可以说,就是一个从原始到现代,从不科学走向科学发展的演变历程。东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最好的经济学教材。

东风经济学 纵向观看东风四十年发展史

东风商用车公司第500万辆车下线仪式

●  拍脑袋决定项目上马:一个没有可行性分析的项目

    韩国现代:同年建厂 现在已建成汽车帝国

    第二汽车制造厂项目上马,可以说完全是个“拍脑袋”项目,事先没有任何的经济可行性分析,更谈不上任何的建设规划。

    建设这个项目,不考虑技术、设备、材料、物流等条件,不考虑投入产出比,不考虑经济效益。项目启动,只有一群充满激情的人,而没有建设一个汽车厂所需要的道路条件、机器设备和人员的后勤保障。

    于是,在这个还不能称之为城市的十堰,在这个不通铁路的地方,开始了一个大工业化项目的建设。

    1967年,蒸汽机已经发明整整200年了,当铁路、高速公路、大型工程机械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非常普及的情况下,德国已经开始修建磁悬浮列车,美国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日本已经开始使用数控机床的时候,二汽的建设者睡的是芦席棚,用的是最原始的工具,凭借的是手拉肩扛,开始了一个汽车厂的建设。二汽的建设确实有点类似,在枪炮已经普及的情况下,仍然拿着长矛大刀闹革命。

    东风人确实创造了奇迹。这些手握长矛大刀的二汽建设者们,创造出了一片革命新天地。这个没有建设“计划”的计划经济下产物——第二汽车制造厂坚强的活了下来,他们在一片原始的土地上,种下了一颗工业的种子,并且,长成了日后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工厂。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我们有热情,没有项目可行性分析,不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不是一样把二汽建设起来了吗?可是,如果再横向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二汽这个项目其实走了弯路。二汽1967年奠基,1969年开始建设,1975年第一批军车才下线,1978年才开始盈利,2008年的销量是106万辆。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是在1967年12月创立的。当时韩国的汽车产业水平同样很低,国家经济实力也不强。现代汽车公司成立后,与福特英国分公司合作,由福特负责向现代提供生产轿车和轻型卡车所必需的技术,后与福特分手,自己发展。至1990年止,现代公司对美国的累计出口量已逾100万辆,2008年的全球销量是415万辆。同时起步,同样很差的汽车工业基础,为什么韩国发展这么快?因为韩国现代起步就借用了美国福特比较先进的生产力,采用相对科学的方法建设,才有了今天。

    如果说,当时能够做一些必要的项目准备,比如,物资、道路、技术等,不但东风可能发展的更快些,而且,东风的第一代创业者,也不用吃那么多的苦。

●  二汽项目建设:最佳资源配置方式

    第二汽车项目上马,是在一种很不科学的情况下开始的,但是,建设二汽,用的却是比较科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包建”和“聚宝”,这个方法合理地配置了当时中国的工业资源,把二汽建设成了当时中国最高机械水平的工厂。

    东风的第一代领导人饶斌做出“包建”和“聚宝”的决策,本来是用来应对当时资源的极度匮乏,但这个方法恰恰是经济学中的最佳资源配置方法。

    包建就是按照汽车的总成分工,由国内汽车厂家和设备厂分别建设;聚宝就是把全国最好的技术都用上,二汽建设大量采用了“四新”,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这个方法的好处,第一就是“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做”、“最大范围配置最佳资源”。当时那个年代还很强调自力更生,因此很多建设项目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本省本部门的资源来做,往往都是在条块分割的情况下进行建设。而二汽恰恰就是打破地域和行政管理的条条块块,从全国范围寻找最有效率的资源进行配置。

    第二就是起点就要从高水平的生产力水平开始。当时我国的建设有时为了追求速度,往往用很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工业生产,比如一些钢铁厂的炉子甚至都是手工搭建起来的。当时,二汽虽然条件艰苦,但由于选择的包建企业都是国内最高水平的企业,又要求用最新的技术,因此,“聚宝”这个方法使二汽能有一个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正是由于如此配置资源,使得二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自身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建设出一个当时在国内技术先进的汽车企业。建设时的起点就比较高,部分弥补了二汽建设时的盲目性,也为今后二汽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遗憾的是,40年后,我们现在的很多项目建设仍然不能很好地配置资源。现在不但可以整合全国资源,而且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但是很多企业还是什么都自己干,或者只局限于本省本市的资源;有的受资金限制,用比较落后的设备和方法进行低水平建设。这些低水平的建设项目,如果不依靠地方保护,就完全没有竞争力。但是,这些依靠保护生存下来的企业,其实就是在浪费社会资源。

●  最大亏损户:不能完成惊险一跳

    马克思说过,工厂生产的产品转化成商品是最为“惊险的一跳”。这个惊险一跳,由于二汽在项目建设时就没有做好规划,在1975年投产以后,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跳”。

    当时建设二汽,主要产品是为军队服务,当战争的阴云逐渐消散,军队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二汽供给能力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亏损。

    到了1978年,二汽亏损3200万,成了“湖北省和一机部系统最大的亏损户”。虽说二汽的亏损是计划性的,但是,二汽人不能忍受不为社会创造价值,反而要靠社会养活的事实。

    二汽人再一次发扬了“自己救自己”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根据当时经济建设对汽车的需求,设计出了民用汽车。1978年7月15日,首批民用东风五吨车实现批量生产。二汽当年即超过国家原定2000辆的计划,生产了5000多辆优质汽车,闯过“亏损关”,第一次向国家上缴利润279万元。

●  二汽续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扩大再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汽的发展同样需要扩大再生产,更何况汽车是规模产业,没有生产规模,就不可能产生效益。

    正如以前二汽遇到的所有困难一样,这个计划经济的产物却没有在国家计划的“扩大建设”之列。上世纪80年代,正当二汽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候,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二汽被国家列入了“停缓建”企业名录,国家对其停发一切基建投资及设备材料购置费用。

    二汽再一次发扬了“自己救自己”的革命精神。二汽第二代领导人黄正夏提出:“不要国家投资,只要国家政策”,制定了“自筹资金,量入为出,分期续建”的方案。1980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批准二汽续建”的文件正式下发。从此二汽开始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努力,走内涵发展的艰苦道路。从1980年至1985年,在确保上缴国家全部利润、税金、折旧费提成的前提下,二汽不仅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而且提前两年建成了年产1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相当于增加了国家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实现利润8.4亿元,上缴税收4.2亿元。

    相对那个年代大多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道路的企业而言,二汽这一步走的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科学道路。二汽自主筹款,也就能自主决策,可以按照二汽自己的发展规律进行投资,不会出现一些行政部门拨钱,行政部门也指挥花钱的“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也避免了很多外延式扩张中的浪费。那个时候建立的一些企业,包括广州标致等,没过几年就倒掉了。

    由于内涵式发展给二汽带来的效率,到1985年,二汽产销量、上缴国家利润和税收,均占全国汽车企业60%以上,远远超过了老大哥一汽,创造了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

●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85年之后,二汽的市场表现逐渐下滑。这并不是二汽不如以前努力,而是一大批合资合作汽车企业纷纷崛起。上汽与大众合资、北汽与美国汽车合资、广汽和标致合资、南汽和菲亚特合资,另外,中国重汽和天津汽车分别与斯太尔、日本大发等签订合作协议。

    国外先进的汽车制造设备、技术和人才大量涌入中国后,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时,二汽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都有些落后了。最要命的是,当很多企业都逐渐开始用跨国公司那套方式管理企业时,二汽还在沿用老的经济体制。

    二汽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但扮演了一个企业的角色,同时也承担着一些“社会”的责任。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在旧的体制下,在巨大的历史包袱下,二汽的发展渐渐不能赶上中国汽车工业的步伐。

    1992年二汽正式更名为东风。遗憾的是,更名后的东风,并没有借到改革的“东风”,日子反而更加困难了。到1998年,东风累计亏损5.4亿元,拖欠企业职工工资达四个月之久,东风再次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东风新一代的领导人苗圩临危受命,1997年,苗圩从机械工业部调到东风汽车公司,先后出任党委书记和总经理。面对二汽的巨亏局面,他立下军令状:“如果2000年东风不能扭亏为盈,我就引咎辞职。”

    1999年6月17日,东风公司的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初步建立起层次清晰、责权明确的母子公司型体制框架,初步实现了投资决策、资产经营功能与生产经营功能的分离,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总部职能部门由37个减为11个,机关职工从 2200多人减为300人。

    当东风从一个计划经济的单位真正转变为一个市场经济下的公司时,东风的活力被释放出来了。东风的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扭转了倒挂局面。1999年东风汽车遏制住了效益下滑的势头,2000年公司整体扭亏为盈,产销量再次突破22万辆大关,盈利13.8亿元。

●  国际合作——要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东风发展了,盈利了,但是,东风是不是就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呢?答案是否定的。

    东风在建设之初,没有利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虽然依靠自力更生建设成第二汽车制造厂,但是,生产水平、生产效率还不能跟世界汽车产业相比。为了能够快速提高生产力水平,为了能把中国的东风变成世界的东风,苗圩再次带领东风作出了重大抉择——跟日产公司全面合作。2003年6月9日,东风汽车和日产汽车公司共同组建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7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占50%。

    东风的前两代卡车——东风EQ140五吨车和东风EQ153,都是中国的畅销产品和英雄车,也是东风人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出来的。但是,这两代车跟世界卡车制造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赶超国际制造水平,东风第三代重卡融汇了世界卡车先进技术。东风天龙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总成匹配,都是国际团队共同完成的。而东风DCI11发动机,则引进了雷诺先进的发动机技术。

    2006年,东风的竞争对手还不如东风天龙的国际合作深刻,很多国内重卡发动机还停留在斯太尔发动机的改型上,并没有更新换代。因此可以说,2006年5月18日下线的东风天龙代表了当时中国中重卡的最高水准。在当年的“首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中,天龙重卡果然一鸣惊人,参赛的三辆车获得了包括“节油冠军”在内的八个奖项,是所有参赛车型中当之无愧的冠军。记者当年参加了这个大赛的评选过程,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几位专家拿着东风天龙的比赛油耗曲线图时,吃惊之余非常感慨:“东风天龙的整个油耗曲线都非常低,特别是低油耗区间非常长,油耗曲线底部很平,这也就是说,天龙在很宽的速度范围内都可以非常省油。”东风天龙不但获得了节油冠军,而且,加速性也超过同类车型,获得了“加速性”冠军。

    东风天龙不但赢得了国内市场的认可,在国际上也有很大斩获。2007年3月5日,东风天龙开始批量出口伊朗,现已经销往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东风天龙、大力神的成长性日益显现,累计销量已突破8万辆,成为国内中高端重卡市场的中流砥柱。

●  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较量

    现在中国的商用车市场,较量已经白热化。继东风和日产的国际合作后,中国商用车企业纷纷牵手世界一流商用车公司。2007年,红岩牵手依维柯广汽日野成立;2009年,德国曼入资中国重汽,江淮牵手卡特彼勒,福田和德国奔驰的合资即将获批。这些国际商用车巨头不但会带来先进的发动机、车身技术,也将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东风竞争对手的生产力水平无疑会越来越高。

      中国的卡车市场变化非常剧烈,因此,东风商用车在市场起伏中可能出现反应“慢半拍”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东风商用车虽然有着先进的车型和发动机技术,有着比较高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熟练的员工队伍,但是并没有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现在,竞争对手通过合资合作,纷纷提高了卡车的研发和制造水平,而东风又不可能把十堰的工厂搬到决策地武汉。那么,东风商用车怎样才能打造出行业最高的生产力水平呢?

    这也许是摆在新的东风领导人面前的新课题。

条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