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产业分析

专用汽车底盘管上装 企业“各执己见”

卡车之家
敷衍怎么演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在不久前举办的一次专用车发展论坛上,围绕底盘生产企业与专用车企业“谁是主导”的问题,双方代表展开了激烈争论。

专用汽车底盘管上装 企业“各执己见”

    国内一家主流底盘生产企业的代表非常坦率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主机厂向专用车厂订制上装是我国专用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他认为,未来主机厂与改装厂的合作方式将有很多种,参股、合资或者战略联盟等,但不管以何种方式合作,都将以主机厂为龙头,围绕不同的主机厂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今后,独立的专用车企业将很难存在。生产小众化专用车产品的企业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可能保留,以生产大众化产品为主的独立的专用车企业会逐步减少。

    这一观点遭到大多数与会专用车企业代表的质疑和反对。一家专用车企业的意见非常有代表性:“专用车固然需要四个轮子的支撑,但是整体功能主要取决于上装。仅仅因为专用车行业比较弱小,就可以擅自改变专用车企业的主导地位吗?”这家专用车企业认为,目前国内底盘企业与专用车企业在研发、售后服务等方面严重脱节。

    这场争论的起因是,工信部年初公布的《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第五条提出:国家鼓励并逐步推行汽车整车(含底盘)生产企业对采用本企业产品进行后续制造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专用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管理。

    虽然这一内容遭到不少专用车企业的强烈反对,但工信部6月18日正式发布《规则》时并没有对此进行修改。专用车行业许多人士认为,依照这一规定,底盘企业在与专用车企业的关系中显然处于主导地位,专用车企业的地位将重新陷于被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大多数专用车企业都依附于主机厂。给专用车企业多少底盘、什么品种的底盘、改装成什么样的车,都由主机厂说了算。这种由主机厂主导专用车企业的局面,曾经给我国专用车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国产专用底盘长期稀缺,专用车企业购买的底盘必须经过改装才能使用。一些专用车企业由于长期依附于主机厂,没有发展的主动性,不思进取,成为主机厂的“包袱”。

    2000年,随着国内市场对专用车数量和品种的需求快速增长,底盘产量大幅提高,但由于技术水平和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主机厂开始意识到,只有理顺与专用车企业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独立、快速地成长,自己才能卖出更多的底盘。很快,主机厂纷纷与下属的专用车企业脱钩,没有脱钩的专用车企业也完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双方形成平等的市场关系。这个举动,迈出了探索底盘企业与专用车企业合作的第一步。

    此后,专用车企业逐步成为底盘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起初,底盘企业对于如何与专用车企业合作的认识比较模糊,因此谈不上“谁是主导”的问题。随着我国卡车专用化率的逐步提高,专用车企业对于底盘销售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双方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和分歧也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专用车行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出现了中集车辆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专用车企业。这些企业视野广阔,注重学习和研究国外专用车行业的经验和发展模式,对如何处理与底盘企业的关系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

    底盘企业如何管理专用车企业和产品?能否管好专用车企业和产品?走过去的老路肯定不行,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专用车企业以及部分底盘企业对此疑虑重重。

    从欧美日等专用车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专用车企业与底盘企业在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方面既有合作,更有明确的分工,不存在谁管理谁的问题。底盘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底盘的研发上,为专用车企业服务;专用车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上装的研发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看,底盘企业也没必要去研究上装。

    从专用车的整体功能看,用户最关注的、最能体现整车功能的是上装部分,底盘只是专用车的一个“大零部件”。可见,专用车企业是底盘企业的客户和服务对象。目前,我国底盘企业和专用车企业基本是这样的关系,如果授权整车企业管理专用车企业和产品,会与目前的关系产生矛盾。

    业内专家认为,只有充分认识专用车行业的发展模式,顺应发展规律,才能对专用车行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2009上半年快递量约8.3亿件 同增18.9%

2009年上半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527.2亿元,同比增长11.5%;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68... 2009年07月25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