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陈德铭估计是这段时间来最忙最累的部长了。身为商务部部长的他,在国外投资贸易壁垒增加、出口贸易摩擦增多的情况下,正忙着四处斡旋和“救火”。
最近,关于贸易摩擦就有件大事。8月13日,欧盟在官方公报发布公告,正式对我国铝合金车轮发起反倾销调查。
就在前一天(8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紧急召集媒体,就“欧盟拟对中国铝合金车轮发起反倾销调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 来势汹汹
6月29日,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EUWA)代表欧盟6家铝车轮生产商向欧盟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递交了对我国出口欧盟的汽车铝车轮发起反倾销调查的申诉书。欧委会于8月3日正式照会中国,称最晚将于8月14日正式立案调查。
此次欧盟针对中国铝车轮提起的反倾销调查可谓来势汹汹,有多达46家中国铝车轮生产企业涉案。根据欧盟反倾销法及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申请,一旦裁决反倾销成立,欧盟将连续5年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铝车轮加征最高33%的关税。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中国出口欧盟27国铝车轮共计3.9亿美元。对此,中汽协会车轮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晓擎表示,如果欧盟一旦裁定中国铝车轮构成倾销,那么中国铝车轮或将全面退出欧盟市场。
这种不良影响还将波及劳动密集型程度高的铝车轮产业链。中汽协负责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事务的师建华副秘书长称:加上铝车轮上游生产企业,中国预计有近10万名产业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据了解,中国企业一直以高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向欧盟出口铝车轮,本质上并没有构成倾销;同时,中国对欧盟出口的铝车轮占欧盟市场份额不足8%,并且只是进入欧盟零售市场中的中低端市场。
对此,中汽协副秘书长熊传林表示:如果“反倾销”措施实施,中国铝车轮行业将受到沉重打击,还将造成欧洲汽车制造商采购成本上升,欧盟广大消费者的维修成本增加,进而影响欧洲汽车业从金融危机打击下复苏,其后果只能是双输甚至多输。
● 冰山一角
欧盟针对中国铝车轮企业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只是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遭遇的贸易摩擦的冰山一角。
就拿车轮出口而言,虽然针对铝车轮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尚属第一例,但国产钢车轮在近些年已经遭受了多次反倾销调查。据了解,对中国钢车轮提出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包括:印度、阿根廷、南非和澳大利亚。
除了车轮之外,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遭遇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今年各类贸易摩擦已达400多起。转向节、车桥、紧固件、轮胎等产品都在出口过程中遭受过反倾销调查。
还有高关税、提高认证标准,也是国外设立贸易壁垒的一种表现。据了解,8月5日,俄政府拟将进口车身征收15%进口税(每个车身不低于5000欧元)的措施长期化,该法令自8月14日起生效。据俄工业贸易部称,征收此特别关税的目的,是要彻底杜绝以汽车零部件形式进口整车的行为。而在中国重卡主要的出口市场伊朗,由于该国新增经销商进口许可证的限制,使得更多的中国汽车被拒之门外。
熊传林告诉记者,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一部分零部件企业倒闭,一部分企业不愿意接受小批量的订单,这才使得中国零部件企业获得了出口的机会,但这也使得贸易摩擦越来越容易发生。
● 多方联手
面对不可避免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中国企业究竟应该怎么办?
首先,态度要积极。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就表示,要积极应对包括反倾销调查在内的一系列的贸易摩擦。
其次,企业要联合起来。据了解,不同于以外针对某一类型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此次欧盟将有出口产品到欧洲的铝合金车轮企业一网打尽。李晓擎告诉记者,涉案的46家企业都表示会积极应诉,目前已经进入寻找律师提写问卷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确实应该联合起来。”
第三、“除了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应诉之外,政府、商会和行业协会应该多方合作,建立长期的应急机制,才能有效地解决贸易摩擦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伤害。”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主任高向军说。
第四、政府也要提供相应支持。
以中国产铝车轮被诉反倾销案为例。
8月3日,欧委会正式照会中国,称最晚将于8月14日正式立案调查。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马上就作出反应,在上海召开“铝车轮反倾销预警会议”,组织全行业46家出口欧洲企业(截止到2009年5月)共商应诉事宜。
7日,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就公开表态,称对此事严重关切,希望欧方慎重行事。
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熊传林在发布会上表示,中汽协将全力、全程参与本案,并号召出口欧盟的会员企业积极行动、高度重视、全面参与、团结起来,在WTO法律框架下,打赢这场官司,维护汽车行业的正当市场权利。
13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出呼吁,应诉企业应在正式立案后15天内提交抽样信息和市场经济地位申请表,不合作企业可能面临高额反倾销税。14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就在网上公布了市场经济地位问卷。
2009上半年快递量约8.3亿件 同增18.9%
2009年上半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527.2亿元,同比增长11.5%;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68... 2009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