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调整售后宏观方面的政策就可以了吗,显然并不是,现阶段卡友们在维修处理车辆故障时,还遇到过这些问题,如果厂家忽视掉这些问题,那么很可能最终只能演化为厂商的自娱自乐。
1、服务站小而散 人员技术参差不齐
车辆出现问题去哪修、修哪儿、怎么修,是卡友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卡友们平常维修车辆的渠道主要有两个,分别是修配厂和服务站,维修人员的技术主要通过“老带新”的模式进行学习,缺乏主机厂以及核心零部件厂商的技术支持,维修人员的整体综合能力有限,难以应对车辆出现的疑难杂症。
其次,受维修人员薪资奖励制度的影响,部分工作人员可能会为了完成业绩,故意夸大车辆的故障影响、造假服务单、零配件以次充好等,虽然车企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些方面的影响,但是卡友们现在维修车辆时,仍然会面临这些问题。
2、服务站和厂家踢皮球 配件等待时间久
在车辆的维修处理上,卡友们最担心的恐怕就是维修人员说故障他们无法处理,让去找厂家,而厂家又将问题反推给服务站,既浪费卡友的时间,又不能很好的解决卡友车辆的问题,导致卡友对车企的售后维修失去信任。
相比于乘用车来说,商用车对维修处理的时效要求会非常高,车辆停摆一天,仅看得见的损失就有车贷、人员工资等,所以要求车辆的故障能够快速的处理好,一般常用零部件的损坏,维修站基本都有储备件,但是类似于发动机、变速箱等,可能需要从厂家的配件中心库调货,会额外增加车辆的停摆时间。
而这些不经常用到的配件或者是价值较高的配件,维修站之所以不会进行储备,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服务站的“小”,增加了厂家投放配件的风险。
3、收费价格不透明 原厂件售价过高
收费高、收费乱是大多数卡友对卡车服务站固有的印象,基本上在给车辆维修之前,工作人员都会介绍要给车辆做哪些内容,并事先征得卡友的意见,但是有卡友反应,收费价格还是存在一部分猫腻。
对于卡友们来说,原厂配件和副厂配件相比价格悬殊比较大,除非别无他法,否则更乐意去接受接受更为低廉的副厂件,这就为车辆以后的行车安全、车企不能实时收到真实的市场用车反馈而埋下隐患。
在国六实施之际,厂商们在积极的调整其售后服务政策时,相应的配套机制也应该做出改变,如果相应的服务站、修理厂仍然以现在的方式去维修卡友的车辆,主机厂对此不加以约束,那么厂商调整其售后服务政策条例最终可能演化为厂商的自娱自乐。
既要又要还要 JH6自卸帮助用户三者兼得
随着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提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再度“加码”.如何科学精准解决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道路安全”和“环境污染”等... 2022年03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