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您的货车于5月6日9时51分在许平南公路平襄界处,因严重超限运输违法行为被车辆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请及时接受处理。”5月6日,刚驶过平襄界处的豫K36XXX货车车主就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通知。
这是平顶山市推行治超“非现场执法”的工作环节之一,通过检测点获取的电子数据,当地治超信息指挥中心及时通知超载的货车车主,省去了现场检测执法的环节。
“平顶山市开展‘非现场执法’,由于辖区内公路点多面长,货运企业较多,导致现场治超难度大,为了更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我们安装了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它就相当于闯红灯违法拍照,今后‘非现场执法’会成为治超工作的主要力量。”平顶山市交通运输执法局负责人武东晓介绍说。
据平顶山市交通运输执法局法制科长李红伟介绍,准确打击超限超载车辆,数据收集尤为重要。首先是源头收集数据,对年货运量20万吨以上的重点涉超源头企业建立计重监控,与县级监控平台联网。其次在重要运输路段建立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对过往车辆实行电子监控,通过县级监控平台,实现站点监控、不停车检测系统视频数据和称重数据的实时传输。
目前,平顶山市所有区县市都已建立县级治超信息管理平台,已建成两套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高速公路下站口全部实现计重下站,超限信息定时上传河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信息四级联网系统,并对46家重点企业安装计重监控设备。
“数据准确性非常重要。我们的后台与建立的数据库对接,本地相关车主、车辆及企业信息基本都有,但不排除会出现车辆易主的情况,所以我们都会再次核查。”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发现车辆有超限超载行为后,第一步是送达违法行为告知书通知车属单位。”李红伟透露,如果车主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主动联系,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将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之后会下达交通行政处罚决定书,车属单位如在6个月内未进行处理,我们就会寄送执行催告通知后移交当地司法机关处理了。”
在平顶山市治超信息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收录详细的车辆超限超载信息表。“为了顺利执行,我们要确保每个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从车辆驾驶人、车属单位、源头企业等均有记载。每一份递交的信息单不仅有书面信息还有现场视频记录,确保司法部门能顺利执法。”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据介绍,近几年,平顶山市政府主导治超工作力度不断加强,部门协作、整体联动。在非现场执法过程中,司法部门的配合让非现场执法模式便捷又有效。可以说,法律之手有效推动了治超管理。从2016年至今,依托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平顶山市非现场处理超限车辆526起,其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86起。仅今年以来,就有206起超限超载行为在非现场执法系统下“现形”。
货车超限超载是最主要的公路杀手,对道路安全、人身安全有巨大危害。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解决了以往传统治超措施单一的执法瓶颈,克服了受气候状况、执法时段、执法力量等因素的限制,24小时全天候、全时段监控治超,执法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是现场被抓住才会被处罚,现在只要违章就会被处罚。”李红伟说,利用科技手段治超,有效缓解了以往只靠现场执法而遭遇车辆逃逸、暴力抗法的被动局面,让超限超载行为得到有效治理,道路运输环境显著提升。
2016年交通运输部第62号令《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对货运车辆进行超限检测。超限检测可以采取固定站点检测、流动检测、技术监控等方式。对车货总质量超过规定的限定标准,但未超过1000千克的,予以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超过30000元。”
车辆超限对安全行车或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诱发了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平顶山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提醒广大车主,一定要合法经营、合法装载、合法运行,要注意行车安全,切勿疲劳驾驶,坚决杜绝车辆超载超限行为。
10多吨习题册失火被救 同学们不用谢!
5月8日,湖北黄石市一辆载有10多吨习题册的货车突发大火,货车头被大火包裹,火势不断向车厢货物蔓延.黄石119消防员们,用时约15分钟将大火扑灭,挽救了... 2019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