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认识卡车司机姚玉根,本身就是个意外。那时我和同事约了湖南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采访,正赶上捐赠物资送到,开车的正是姚玉根。他是河南安阳人,一直从长沙跑武汉送货。平常主要是给大药房送药,疫情开始后,转为送医护相关物资。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往返武汉七八趟了。
姚玉根给湖南湘雅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运送补给物资。经济日报记者高兴贵 摄
初次见面,只觉得他性格很开朗。卸货前后,他很快热热闹闹地和大家打成一片,还得意地展示自己抖音号上的小视频。当天特别融洽的气氛也打动了我,写了到武汉最活泼的一篇现场特写《“走到哪里,都是满满的爱!”》。
有了这次接触,他再来武汉总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在微信上聊几句:
有时候说,路上遇到一个交警,特别耐心地给他指路;
有时候说,被修车的嫌弃,好说歹说借了他工具;
有时候说,卸货的时候拉了一位医生一把,“这可能是他握过最值钱的手”;
有时候说有外地卡车司机没做好防护,被劝返了。
他还百度了我写的稿子,评价说:“视角关注民生和小老百姓,挺好!”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上,姚玉根给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运送完病床后,在返回的路上。
姚玉根出发给黄陂区的百姓运送捐赠的蔬菜水果和粮油肉类。
有一天,他得意地说:“我昨天收到感谢信了!”还以为他会讲讲事情缘由,令我意外的是,他接下来讲了一大段“收获”。
“老板交待工人师傅装高点。”
“感受到老百姓由衷的感谢和祝福。感觉自己很伟大。”
“今年交了好多朋友,体验太多正能量。”
“湖南的企业和领导总是说再装点、再快点,湖北的老百姓和领导总是说要小心、注意安全,你仔细品一下。”
他还再三说,自己算二线,顶多是个“民兵”,不说医生护士,“有个小女孩一人筹集了二十多万物资,这才是真的强!”
姚玉根车上的消毒酒精用完了,武汉餐饮协会会长送给他几瓶,让他喜出望外。
我被他话里质朴的感情和豁达的心境打动,又发了微博《长沙司机十进武汉送物资:我不怕,当地老百姓觉得我是冒着危险而来》,后方编辑还主持开设话题#长沙司机十进武汉送物资#,阅读超过17万人次。姚玉根还不知道,微博编辑管他叫“货车小哥哥”,后来还在策划的热门栏目“疫情下的感动瞬间”中,选了他作为志愿者代表人物,栏目阅读量超过600万人次。
经济日报微博截图
姚玉根火了!他说已经被多家媒体追到家里采访。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他不仅上了《河南日报》要闻版,而且买车的企业也提出可以延期还贷。就在记者发稿时,姚玉根发来微信说“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默默地转过来一千块慰问金”。还感叹说:“时间真快,再进武汉就是第十八回喽!”
当我说想要再写一篇他的文章时,他的反应又一次让我意外。他说:能不能呼吁一下大家关注卡车司机?还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防护不到位的坏处,他说:“咱是老兵了,不能让后面来的新兵冒险。”
姚玉根在武汉卡点
姚玉根和高速出口的民警合影留念
入行近二十年,这样的经历也并不多。首发报道一个普通人,看着新闻发酵,看着他的生活因此有了的改变,甚至慢慢成朋友。
姚玉根总是在反复地感谢我,感谢我使他得到更多善意和肯定,也感谢我报道了“很少被关注的卡友们”。我心想,其实要说感谢的是我。
如果没有这次经历,我大概也没有机会以如此生动、难忘的方式理解中国新闻教科书上“为普通人发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想,今后无论去哪里采访报道,我都要时时记得问自己三个问题:新闻链条上每个环节都关注到了吗?和采访对象建立信任了吗?给采访对象机会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了吗?
如此,想必才能不负我热爱的新闻事业,不负我们所在的伟大时代。
专家预测:氢燃料电池车拐点为期不远!
燃料电池车何时实现商业化应用,取决于氢能社会的推进程度,否则燃料电池车只能是无源之水.我国需进一步明确氢能产业的国家主管部门,氢能产业发展应... 2020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