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交通事故处理十余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传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全社会都能深刻认识到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全民掀起抵制酒驾的浪潮是一次高过一次。
疲劳驾驶与酒后驾驶处在同一法律条款中,可见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酒后驾驶危害相比是有过之而不及,但人们对疲劳驾驶的危害还缺乏认识,尤其是广大卡友对其还认识不足,那么就有必要和大家谈谈疲劳驾驶。
所谓疲劳驾驶,一般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驾驶车辆过程中,由于体力或脑力劳动,使身体发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下降,出现浑身无力、反应迟钝、判断失误等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面交通情况的行为。
疲劳会影响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直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疲劳驾驶所表现的驾驶特性与酒后驾驶相似,再次证明疲劳驾驶等同于酒后驾驶。
据统计因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0%,高速公路上因疲劳驾驶造成事故的比例更高。疲劳驾驶事故是在驾驶人意识不清,精神恍惚时发生的,往往现场惨不忍赌,后果十分严重。
疲劳驾驶产生的社会因素:
1、经济压力大,为了改善生活,提高家人生活品质,卡友一般是分期付款买车跑运输,现实又是车多活少,狼多肉少,为了还每月的贷款只能多拉快跑,精神得不到放松、身体得不到休息疲劳这个恶魔就会如影随形。
2、车多需要驾驶员就多,尤其半挂车需要更多的具有A2驾驶资格的驾驶员,“物以稀为贵”导致驾驶员雇佣成本居高不下。
在1、2方面双重作用下车主就铤而走险雇佣小本(B证、C证),白天交警要上路履职尽责,不具备驾驶资格的驾驶员只能和交警玩躲猫猫,精神高度紧张只怕被交警查住,昼伏夜出,夜黑风高又最使人疲劳,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疲劳成疾造成事故成了必然。
卡友自身原因导致疲劳驾驶。卡有自身原因分为主观思想原因和生理原因。有的驾驶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自己精神状态和驾驶技能盲目自信,对疲劳驾驶可能引发的后果估计不足。
有的卡友出车前不是养精蓄锐,而是通宵达旦玩手机,打麻将导致睡眠不足,精神怠慢,这些都是卡友主观思想导致疲劳驾驶。
行车时驾驶员精神高度集中,思想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加之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会造成驾驶员心神不宁,情绪烦躁,肢体僵硬,导致驾驶员生理上产生疲劳。
首先卡友要自身避免或克服疲劳驾驶。为了撑起家,为了家人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卡友开车跑运输很辛苦,但无怨无悔。亲人不光要的是物质上的富裕,更要的是家的完整,卡友一次一次平安归来才是家人最大的幸福。
因此卡友在行车前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保障在驾驶时精神饱满,意识清楚。一旦遭遇疲劳这个恶魔,不要硬顶硬抗,而是要靠边停车,打开示廓灯,冲一杯浓茶或咖啡提提神,或用冷毛巾敷敷脸醒醒脑。
再不行下车透透风,活动活动筋骨,让意识恢复清楚,顺便还能检查一下车辆刹车、灯光是否正常,淋水器里的水是否充足,既能缓解疲劳还能对车进行安全检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全社会要关注疲劳驾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通过车载定位系统(GPS)加大对疲劳驾驶进行监督。
长途运输队伍里车主兼司机现象很普遍,为了节约运行成本舍不得雇佣别的驾驶员,自己单枪匹马走南闯北,精神和身体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日积月累就会被疲劳这个恶魔盯上。
尤其监督长途运输车辆是不是真正做到车不停人停,是否能及时消除疲劳驾驶违法行为。
车载定位装置增加疲劳时间节点预警提醒功能。一是能提醒驾驶员疲劳时间到了,二是关键时候能惊醒驾驶员,驾驶员在疲劳驾驶时表现为昏昏欲睡,瞌睡点盹,突然想起铃声,能把人吓一跳,驱赶疲劳,马上能让人暂时恢复清醒意识。
进一步完善消除疲劳驾驶的制度和方法、提高监督疲劳驾驶技术装置。在驾驶位置或不影响视线的地方装配人脸识别装置,让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或运输企业能实时监督驾驶室。
对连续驾车超过四小时的驾驶员进行强制停车,让其休息足够时间方可重新启动。交警系统强大的稽查布控系统能不能与上述装置进行对接,一旦发现有驾驶员存在疲劳驾驶,预警后予以拦截,先警告后处罚。
还有就是进一步优化人脸识别功能,把人疲劳产生的种种表情特征,如眼睛发干发涩,眼睛无光,半眯着眼,眼球不能目视前方,哈欠连天,点头瞌睡等等植入防疲劳驾驶芯片中,再通过车道偏离系统综合判断是不是出现严重疲劳现象。
如果符合严重疲劳驾驶特征,车辆自动刹车,提醒驾驶员必须靠边停车休息,疲劳驾驶危险解除方能正常行驶。
最后规避疲劳驾驶多发时间节点,科学安排行车时间。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时间为深夜、凌晨、午后。深夜23时至1时,凌晨4时至6时,中午11时至13时。
卡友们应该根据疲劳时间节点,科学安排行车时间,思想上要时刻惊醒疲劳时间节点,最好把疲劳时间节点定为闹钟,闹铃一响提醒卡友及时规避疲劳时间,以便及时在安全位置停车休息,缓解疲劳。
疲劳驾驶危害不亚于酒后驾驶,因此广大卡友要提高警惕,防范疲劳驾驶。亲人希望您跑车挣钱养家,更期盼您每一次都能平安归来,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文/卡家号:薛晓宗)
专家质疑司机 需要的时候怎么没人送货?
躲在家里看电视的专家终于忍不住出来说话了,微博上,一卡车行业协会专家发文质疑3000万卡车司机:全国不是有3000多万开货车的司机吗,蔬菜水果口罩这... 2020年02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