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养车用车 > 卡车生活

用车轮量出一条邮路 货车司机杨全忠!

卡车之家
敷衍的谎言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一二三月雪封山,四五六月颠断手,七八九月便道走,十一二月冰上抖。”从西宁到玉树,有这样一条邮路: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往返1826公里,中间要翻越10余座雪山,路过7个交接站点,一年四季,非雨即雪。西宁邮区中心局邮运司机杨全忠就是在这样一条邮路上驰骋了23年。

用车轮量出一条邮路 货车司机杨全忠!

工作中的杨全忠

一声老乡,一生邮路,他用双肩扛起了西宁至玉树邮政普遍服务的重担,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条高原邮路。

一句话坚守一生情

1997年,走出军营的杨全忠脱下橄榄绿的军装,穿上了邮政绿的工装,成为了一名邮车驾驶员,在条件最艰苦的玉树邮路上执行邮运任务。

第一次跟随师傅出车,他们的邮车就在花石峡附近遇到了道路翻浆,车被陷进了深深的泥浆中,他和师傅搬石头,垫沙子,甚至把皮大衣都垫进了车轮下,可是越加油门,轮胎陷得越深,最后整个邮车的后半部分都快陷进了泥浆。

过往车辆的司机试图用钢丝绳把他们的车辆拉出来,可是由于装满邮件的车辆太重,钢丝绳拽断了,他们的车辆却还深陷在原地纹丝不动。

师傅二话没说,毅然打开货厢门,开始从车上往下卸邮袋,在海拔4300多米的花石峡,走路稍微快一点,人们都会觉得头晕目眩,可是为了减轻车辆自重,他俩硬是把一整车邮件从车上卸了下来,邮车被拖出来后,他俩又重新把邮件整齐地装到车上,等装完邮件,两个人都累得脸色铁青瘫倒在邮车旁。

事后,杨全忠问师傅:“车陷得这么深,又不是人为造成的,咱们完全可以给单位打电话请求救援啊。”

师傅只回答了他一句话:“如果那样,整车邮件至少要延误2天时间,这邮件和普通货物不一样,它们是寄件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是收件人等待的一颗颗心啊!”

师傅这句朴实深情的话打动了杨全忠的心,他把这句话印在脑子里,牢牢记了23年。

“刚刚握上方向盘的我,行驶在这样的邮路上,要说不恐惧、不害怕,那是假的。

可是看到身边的老师傅们顶风雪、冒严寒,几十年如一日驾驶邮车行驶在这条邮路上,默默坚守,无怨无悔,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又让我挺直了腰杆,给了我坚守岗位、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决心。”杨全忠告诉记者。

老一辈送邮人的话是杨全忠送邮路上的引路灯,是给予他征服这条“天路”的最大勇气与坚持。这条传承邮政精神的路不仅是杨全忠,还有其他邮政人,一棒接过一棒,一代接着一代,矢志不渝地接续奋斗。

一辈子坚守一条路

杨全忠所在的邮件运输中心担负着西宁至郑州、拉萨全国一级干线和青海省境内二级干线近24条汽车邮路的邮件普遍服务运输任务,更承担着国家机要、义务兵通信和党报党刊传递等邮政特殊服务义务。邮车上不仅装载着千家万户的邮件,也承载着党和人民对青海牧区各族同胞爱的传递。

“艰辛、疲劳、孤独”——这三大困难磨砺着送邮人的意志和能力,甚至是生与死的瞬间。西宁至玉树,沿途高山纵横、气候多变,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路”。这条路杨全忠走了20多年,路段的情况,季节的影响,气候的变化,每一处他都烂熟于心。

2016年年初青海又逢60年不遇的零下37摄氏度低温,茫茫冰雪,天寒地冻,几个月里都是一路“摸爬”、刨挖前行。一次,杨全忠在执行西宁至玉树邮运任务途中,邮车突然发生了传动轴吊架断裂的故障。

由于玛多县附近买不到配件,如果报救急或者等待西宁把配件带到玛多县,往返近1000公里,不仅耽误了邮件运输时限,还会花费很大的救急费用。于是他决定自己想办法把车修好,当时正值严冬,玛多附近气温已达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还下着大雪。

他在车下一钻就是半个多小时,用铁丝和内胎胶皮把传动轴吊架缠了一层又一层,当他固定好过桥支架,双手已经无法动弹,身体也几乎被冻僵,只能靠搭档把他从车下拉出来,当他的同伴驾驶着车辆平稳地继续前行,坐在副驾位置上的他却冻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过硬的技术让杨全忠有了“累计安全行车210万公里,从未发生过质量、时限和服务差错”的好成绩。

不仅是尽职送邮,刻苦自学技术也是杨全忠工作的职责之一。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行车和维修经验,先后参与了单位多项车辆技术改革,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在车辆的正常报修中,他也坚持修旧利废,并利用工作空余自己动手修理,他驾驶的车辆不仅成本支出低,也很少出故障,在车队里,他开的车从来都是出勤率最高,单位耗油量最低,维护费最少,给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杨全忠在20多年的驾驶生涯里,通过不断苦练驾驶技能,学习车辆维修知识,使自己的驾驶水平和车辆故障排除能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千里邮路上,不管是什么型号、多大吨位的车辆,在他手里都能够轻松驾驭。一年四季不管是在玉树、班玛、格尔木、冷湖、茫崖,还是出省和进藏运输,他经常是加班加点风雨无阻,常年坚守在狭小的汽车驾驶室内,以车为家、以路为伴,用责任心精心呵护每一袋邮件,把一车车包裹邮件送达目的地。他所执行的西宁至玉树邮路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邮运文明干线”。

“老杨,在玉树这么艰难的邮路上跑了这么多年,也该歇歇了,找个舒服的工作干到退休多好!”曾经有人这样劝过杨全忠。

可在这条邮路上跑了23年,路途中的每座山、每架桥,对杨全忠来说都是那么熟悉,当他把一份份党报党刊送到藏区各族群众的手中,把党的声音、温暖和关怀传递到草原,把亲人、朋友的问候传递到雪域高原上,看见老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时,一种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一直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心怀一团火,播撒一路情

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全省全力支援灾区救援物资,西宁至玉树邮路运送物流邮件的任务最重。作为常年承担此条邮路邮运任务的杨全忠主动请缨,经常顾不得刚执行完邮运任务的疲惫,又匆匆踏上征程,千里施救。

完全不顾个人安危冲在车队最前头。路上随时面临塌陷的危险,到处是滚落的山石,他经常是驾车走走停停,搬搬抬抬,为后面的救援之路尽可能扫清障碍。

“这种时候我们肯定要第一时间站出来,灾区的物资运输越早到越好,我们常年跑那条路,比任何人都熟悉,也能尽可能保证物资早一步运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由杨全忠带队的邮政救援车队第一批第一时间抵达地震重灾区,而他也先后7次率队驰援灾区,为灾区各族群众带去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满满爱心。

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上路;只要有人在,邮件就要送达。

2017年,西宁至玉树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以前执行一趟西宁至玉树的邮运任务,一个往返需要7天,而现在只需要3天。

道路的畅通进一步带动了玉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明显的变化是玉树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邮车司机也比以前更加忙碌了,尤其到了“双十一”“春节”等寄递旺季,邮件业务量迅速上升,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裹需要及时送到收件人手中。

而每年这个时候,又正是青海的冰雪季节,公路上的积雪融化后结成厚厚的冰层,车辆在这样的路面行驶,极易造成侧滑或方向失控,为邮运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人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有路的地方就有邮车。在一些社会运输车辆停止上路的时候,承担着普遍服务重任的邮车,不但没有停止运行,反而增加了运力,昼夜满负荷地奔波往返在这条邮路上。

2018年“双十一”期间,为了尽快将包裹、邮件送达目的地,杨全忠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抢运邮件,一个班期回来,顾不上休息,紧接着又开始执行下一个班期的任务。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不同路况,有时一天仅拆装防滑链条就达数十次。

因为真诚热爱,所以初心不改,杨全忠就是这样忘我工作,坚守在高原邮路,牺牲小家成就大家,带着对亲人的愧疚,默默地为企业奉献,“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青海邮政‘中国梦、劳动美’先进个人”“青海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第十五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最美货车司机”,这些荣誉和称号是这些年国家和社会对杨全忠工作和做人的肯定与赞赏。

但他并没有骄傲,依旧是那个皮肤黝黑的送邮人,用车轮丈量出一条非凡的邮路,忠实传承着几代邮政人服务藏区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职责使命。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苏州:三检合一 货车1小时完成3项年检

将车钥匙交给检测人员后,只要1小时就能完成安全检验、尾气检验和综合性能检测,而在货车“三检合一”改革之前,完成上述检验检测需要一整天.苏州市运... 2019年11月04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