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养车用车 > 用车心得

超载大户、渣土车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卡车之家
林晋

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

超载大户、渣土车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渣土车被称为泥头车,被诟病为城市的坦克车,短途重载呼啸而过,群体出动无视红灯、带泥上路跑冒滴漏、随意倾倒污染严重,累述渣土车的罪状还不少。

虽然一直以来渣土车就是超载大户也是抛沙大军更是违章大拿,一直是城市运输管理和规范的难点和重点,但是渣土车做为基建行业的必备车型,建筑垃圾清理建筑渣土运输的专业车型必不可少。

近几年的整治中,渣土车运输从运输资质把控、人员管理规范到车型改良智能监控全方位实现了对于渣土车运输监督管理,但是城市渣土车运输行业的顽疾依旧根深蒂固。

有资质渣土车吃不饱,无资质渣土车卷土重来,渣土运输行业规范化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超载大户、渣土车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城建运输需求大,有资质的运输企业少,供需矛盾怎么破?

城建运输行业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中,提高准入门槛把控运输资质必不可少,渣土车准运资质和通行证办理成为渣土车上路的前提条件。

超载大户、渣土车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可是本身资质办理要求严格、取得相关资质的渣土运输企业少,面对不断增加的运营成本以及城建行业不断增加渣土运输需求矛盾,一些有资质的渣土运输车队开始了浑水摸鱼,雇用一些无资质的渣土车实现“降本增效”。

结果无资质渣土车卷土重来导致有资质渣土车也吃不饱。对此除了事后发现高压整治扣车、停工、外加重罚取消资质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是这种高压整治虽然增加威慑力提高违法成本,一旦整治管理松懈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这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渣土运输行业的供需矛盾。要想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必须不断提升保障有资质企业的运输效率、加强规范渣土车运输企业的管理同时推进城建行业的渣土、砂石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效率。

超载大户、渣土车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智能渣土车是规范化运输的保障,渣土车效率提升的关键又是什么?

环保渣土车、智能渣土车这种新型渣土车成为近几年渣土运输行业的必备车型,一定程度是资质管理倒逼的结果,无资质渣土车无法上路,取得渣土运输资质要求企业配备足够数量的新型环保智能渣土车,同时杜绝短期登记转出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对于渣土车规范化管理。可是资质管理只是第一步,有资质的渣土车运输效率怎么提升才是渣土运输行业长久规范化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渣土车效率的提升,生产源头厂家必须规范。提升品质不单单是渣土车的环保性能要重视、智能超控要普及可靠性保障必须放在首位、出勤率提升应该成为效率考量的关键。

超载大户、渣土车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当下智能渣土车是规范化运输的保障,渣土车效率提升的关键是整车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实渣土车昼夜出动、使用场景单一但工况环境差、负荷重短途运输明显、升降装卸频繁。渣土车除了环保升级的压力,车辆耗损大、出勤率低、上装的寿命短这些问题严重威胁渣土车的使用效率。

当前保证渣土车运输效率,装载量提升成为关键,车身轻量化成为必然。前簧、后簧、车架、上装轻量化成为减重的首选,底盘自重降低的同时上装货箱要保证安全负重避免遗漏,这其中材质选择是安全保障的关键。

可是目前有些渣土车生产企业,一些上装车厢委托第三方生产,车辆使用材质把关不严、后斗们等关键部位寿命短严重影响渣土车出勤,对于委托生产环节厂家监管不到位、责任缺失,出现问题导致售后推脱不断应该遏制。

超载大户、渣土车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渣土车作为基建行业的排头兵,环保监控势在必行,可同时重视普及环保智能监控设备的同时,降本增效一样是渣土运输行业发展的根本,要让有资质的企业吃饱撑下去,形成良性示范效果,无资质的企业才不会卷土重来。

当然这其中从源头要要求基建行业规范渣土运输环节,同时更要提升基建行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把控渣土运输需求量。而渣土车的生产企业除了重视环保升级更要提升整车的综合能力,智能化升级的同时可靠性一定要保证。

当然对于渣土车的管理只依赖高压处罚时远远不够的。智能环保设备普及、资质把控之外要建立联合执法形成管理闭环,只要这样才能让渣土车运输行业走向长久的规范化发展。(文/卡家号:林晋)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天津:泰达大街限货以来驾驶人自觉绕行

自11月5日起,滨海新区泰达大街部分路段实施全天限行中重型货运车辆管理措施以来,货车驾驶人普遍能够自觉按规定绕行.为巩固限行效果,公安交管部门将... 2019年11月14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