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
2019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步入后补贴时代,国补减半、地补取消补贴全面退坡。新能源造车行业从政策驱动步入市场驱动。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从蓝海市场变成红海市场。投资缩水、政策断奶新能源汽车独立上路趟上新征程。
未来淘汰燃油车已成定局,可如今新能源后补贴时代,纯电动汽车制造行业在快充、慢充、换电之间苦苦挣扎,天然气新能源汽车从鲜少问津到火速窜红,吉利与潍柴动力合作布局甲醇重卡,甲醇新能源市场大有后起之势。
细分汽车制造行业谁会成为新的蓝海市场?谁会成为下一个市场增长点?甲醇汽车制造行业的胜算大吗?新能源后补贴时代,甲醇商用车当真是蓝海市场吗?
近2年,新能源制造行业热点一直集中在智能化技术突破与纯电动汽车制造和研发方面。其中智能化操控人机交互以及无人驾驶技术成为关键,布局纯电动汽车研发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
可是对于2012年就开启试点的甲醇汽车市场显然一直重视不够,2018年试点结束。全国范围内的甲醇加注站覆盖量依旧少之又少,当时号称全国甲醇加注站第一的贵州省才12座。
全省范围内的甲醇汽车4S店也只有屈指可数的2家,维修配件服务站点也只有8家。市场上甲醇汽车用户基本上是对公用户,公共领域出行成为主力,个人乘用车、商用车市场依旧发展滞后。除了试点城市其他一线城市同样面临这些问题。
2018年完成甲醇汽车试点之后,在2019年新能源补贴出炉的3月份,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近日甲醇汽车纳入双积分考核,接二连三政策方面释放对甲醇汽车的重视。
其实新能源制造行业政策一直是风向标,政策方面释放了对于甲醇汽车的绝对利好消息。政策支持之下甲醇汽车会迎来什么样的发展。甲醇汽车还会像之前的纯电动车制造业一样迎来井喷式的发展吗?
目前补贴之路也已经走向成熟,纯电车也开启车电分离运营补贴,从传统的补贴车企转向补贴充电桩、充电站基础设备的路上。
国六来袭甲醇汽车也步入国六行列,对于甲醇汽车的补贴一定会结合运营里程、肯定不会走以往纯电动车的终端过度补贴老路,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以往靠着PPT造车,靠着概念骗补贴的盲目投资市场过热的风险。
政策补贴对于甲醇造车行业毕竟是外部环境因素,行业在环保重压之下技术积淀之后迎来政策利好,可最后甲醇汽车的发展潜力终究能否抗衡传统燃油车和LNG商用车以及纯电动车,在市场夹缝中取得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是取决于产品的实力。
国六排放标准之下,排放成为考核重点,甲醇作为液态阳光对比传统燃油车,甲醇燃料的含碳量只有1%,作为清洁能源它的排放达已经远超国六标准。
目前发布的甲醇重卡远程M100主打中长途运输,动力可以达到470马力,这与LNG重卡的马力不相上下。同样是吉利旗下的甲醇重卡远程RE500既可以充电又可以燃油,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对于用户来说里程焦虑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除此之外甲醇卡车的版本不断丰富,专业车型冷藏车也问世。甲醇卡车优势突出同样短板也很致命,那就是甲醇本身腐蚀性高,改装成为必然,专用的配件选择成为必须,相应的维修养护的成本肯定高。
除此之外面对低温启动难的问题,配备多套预案启动,有时搭配三个油箱,这样车身自重难免增加。其实自吉利甲醇商用车上市以来市场上观望情绪高但市场的保有量一直不见高涨。
对于甲醇商用车安性能的担忧之外车辆的使用经济性能也是衡量范畴,对比天然气卡车、纯电动卡车以及燃油车,本身甲醇的耐燃性能不高、优势不突出,市场份额难免被削弱和瓜分。
目前燃油车淘汰已经是大势所趋,新能源多样化发展同样是安全所需。甲醇卡车虽然释放了极大的政策利好消息,但是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步入后补贴时代,政策补贴已经被市场选择所替代,新能源发展也从之前的盲目过热的阶段步入理性阶段。
加之目前甲醇汽车基础设备不足、技术突破也处于关键节点,甲醇汽车制造行业的活法不可能还像之前纯电动卡车一样疯狂和盲目。
所以甲醇汽车是不是当真是蓝海市场关键不在于政策还在于产品实力如何、潜力大小。能否能赢得用户信赖,拓展市场份额才是蓝海市场发展的关键。(文/卡家号:林晋)
难度再升级! 这场节油赛看点这么多?
11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齐聚张掖,一决高下!虽然当天的气温有些许下降,但却依旧不能阻挡大家似火燃情、为了挑战而蠢蠢欲动的心.一汽解放青... 2019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