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近几年以来高端定制(High-end custom)是中国市场上的一种新潮流。这个词已经成为高贵、时尚和创意的代名词。电影屏幕上的各种故事演变为现实的案例从来就没有缺失过。
2013年冯小刚导演的《私人定制》可谓是现实社会的对高端定制概念的一次大洗礼,社会上与其相类似的“定制旅游”、“定制婚礼”、“定制服装”、“定制方案”等案例不胜枚举,不少人高呼“定制时代到来了”。
实际上在汽车行业,定制时代也早已到来。据统计,超过75%的MINI汽车都是按照个性化定制改装过的,厂方提供了70余种选择方案,或许在今后每辆车都可以实现不同的配置,每个车主的个性化需求也都可以满足,或许这种高端定制将会在商用车领域同样普及。
对于商用车行业来说,定制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如果我们具体来分析商用车定制市场发展的每个细节,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需求是前提。定制的产生说明商用车市场的细分已经到了一定程度,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明显。这一点是整个市场能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即有了需求才能有市场,没有需求再好的产品也不能产生商品价值。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商用车用户已经呈现阶梯式分布,用户需求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对商用车产品的差异化需求。
第二,用户的消费能力和观念的提升是关键。差异化需求的前提条件是用户整体的消费能力和观念得到了明显的改变,用户们对成本的计算不再局限于采购价格,而要统筹兼顾商用车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运输效率、可靠性等等因素。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中国商用车用户整体消费能力已经获得大幅攀升。
第三,产品是核心。有了需求,但没有产品是不行的,商用车生产商必须能提供丰富的产品类型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进口曾经是唯一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而今天虽然已经有大量的本土汽车企业存在于市场,但能提供高精尖产品的企业依然不多。很多商用车用户愿意采购价格高昂的进口产品就能说明这一点。
所以,定制市场要想获得长足发展,企业能提供丰富的产品类型是关键,没有产品就根本无法形成市场。以大众旗下皮卡AMAROK为例,其可以被改造成400多种产品。
第四,售后服务是保障。售后服务保障能够跟进,确保个性化产品的售后服务能获得保障。当前情况下,商用车企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是往往在一些“软件”上面差强人意,比如售后服务保障能力、配备管理能力、维修能力等等。
个性化市场的发展势必导致车辆的模块化增强,相关车辆对部分个性化模块的需求越来越强,这就导致某些模块可能在某个区域需求量非常之少,而考虑到成本因素,部分经销商及生产企业可能就不会提前在仓库中储备“模块”,这就可能导致车辆一旦出现相关事故时,无法得到及时的保障和维修。
第五,是要防止违法泛滥。目前的管理体制之下,市场上出现的非法“拼装”车辆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由一些不法商人与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形成一个巨大的黑色利益链条所致。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2010年,工信部下发《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对有关车辆生产企业的生产一致性进行监督管理,督促车辆生产企业保证生产一致性,但是《办法》并没有遏制住这种非法情况的发生。
2013年10月18日,工信部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多个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公交管〔2013〕387号《关于开展机动车安全隐患大检查工作的通知》,郑重声明严格整顿机动车市场。定制市场的快速增长,势必与现有管理体制的某些方面形成矛盾,而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往往会冒着风险进行非法交易。
总而言之,定制市场的发展,最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就是“第四”、“第五”点,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能未雨绸缪,能尽早制定相关预案,确保这一市场获得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中国重汽:豪瀚LNG穿越西域“九州”行
天山以北,西域古国,乌鲁木齐这个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城市,处处彰显出古朴与厚重,散发着浓浓的异域风情,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丰富的自然资源让陆上运... 2019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