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高楼大厦之所以能够耸入云端,是因为有坚实的地基作保障。同理,运输车辆可以承载着数十吨的货物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则是凭借着车上每个部件的协调运作,而轮毂作为其中“挑大梁”的角色却很少被人所提及,甚至很多人还没有真正了解过它的魅力。
“毂(gǔ)”这个名词起源于古代,特指马车车轮上可插入车轴的圆木,马车行驶时,车毂与车轴之间会产生摩擦。车轮与地面所接触的圆周则被称为“牙”或“辋”。在那个时期,毂的质量是决定一辆车好坏的评判标准之一。
● 车好不好要看轮毂?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流行一种类似于碰碰车的竞技,名为“击毂”。即在在马车奔跑的过程中,用车轴互相碰撞,以此取乐。车毂相击的过程就是考验两辆马车谁更结实的关键时刻,输的一方轻则人仰马翻,重则车毁人亡。
这项活动由于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后被晏子所废弃,但其另类的竞技规则也体现出了古代人心目中车毂对于马车的重要性。
● 轮毂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
到了后来的蒸汽机时代,车身自重的大幅增加让人们更加重视轮毂的质量,为了强化其承载性,轮毂的材料被更换为强度更高的铸铁。
随着内燃机的迅猛发展,汽车的技术再次迎来革新,轮毂的结构也不再是原先单一的套环,而是成为了由多个独立单位所组成的集合体。大量固定件的加入不仅大幅延长了轮毂的寿命,车轮的刚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然而在那个时代,轮辋和轮辐依旧是木质材料,金属轮辋直到上世纪30年代后才出现。
如今的轮毂已是由多种金属铸件、轴承、润滑剂组成的模块化产物,不管是复杂程度还是耐用性都与马车的“毂”不可同日而语。但其在车辆上起到的关键承载作用则并没有被改变:从底盘到上装再到货物,一台车几乎所有的重量都会被分配到每个轮毂上,一旦出现故障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车必火! 解放年会最有看点的几款车
在此次的解放年会上,停在锡柴厂内的30多辆展车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其中有许多车型都是首次亮相,许多卡友都迫不及待地在微信里询问新车的情况.下面... 2016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