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随着中国商用车在进入WTO后的进程中快速发展,中国对AMT(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简称AMT)系统从认知到部分理解到现在合作小批量投放发展经历了也十几年时间了,不管是借鉴还是自主类型的研究,目前真正量产并能够实现目前中国道路行驶的并不多。
在卡车之家成立的这两年多的经历中,我们发现几个社会性问题,严重影响国内的商用车尤其是在这个AMT上的拓展,也可以说是部分误区存在!不管是研发还是生产的过程。
● 误区一:企业系统工程被弱化
熟悉AMT基本概念的人都应该能了解,既然是基于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的基础上通过电控执行器来实现离合器和换档的过程,那么与之相关的发动机控制、离合器控制、换档执行器控制系统就都要与其关联。
中国目前商用车电控发展比较慢,车企以及部分变速箱企业对AMT的理解仅仅局限在让系统完全适应使用者,而非使用者需要部分适应系统,这就为不管是开发还是运用埋下了非常错误的认识。在他们的概念里面,制造的车手动档没有啥问题,为啥变成同类型的AMT后就有各种问题,而且对于此类问题的理解完全归咎于AMT的控制软件不够完善(虽然它目前确实还很不完善)。
对于匹配AMT的车辆可以正常行驶的前提必要条件,目前国内车企研究的并不是很深入,比方说发动机标定是否完善、离合器的压紧力是否正常以及离合器从动盘热变形等方面对AMT系统的影响并没有做相关的研究;而是完全依赖AMT系统的容错率问题,完全回避本身应该车企对相关系统的完善!
对于以电控气动为主的匹配AMT系统的车辆,车企并没有考虑到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引起的AMT系统气压稳定性问题,这也是目前量产的电控气动AMT系统中存在被动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车企却将其归类为AMT系统不能够正确容错。
对于小型车辆定轴变速箱,基础箱不含前置插分档以及后副箱的类型,如果采电控气动用AMT系统,那么离合器用气以及执行器用气相对要求不是很高;而对于带有前置插分档以及后副箱的多档位变速箱来讲,控制气缸多了好几个,而且在带有位置传感器的系统中,如果因为气压不稳定引起位移不到位的话,AMT系统很自然出现延迟甚至停止工作,而此时的表现对于车辆来讲就很有可能是停车需要从新起步。
点评:
本身应该车企做的一些事情,这不是能通过AMT来逃避的,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些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挑AMT的问题。
2010AMT年末总结 驱动力与思路能否完美结合:http://www.360che.com/news/101227/12944.html
11年10月同比增65.7% 快递量达3.3亿件
1-10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286.3亿元,同比增长22.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301... 2011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