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货车的后防护栏因为315晚会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防护栏作为防止小轿车钻入货车底部的最后一道防线,其重要性却被很多人忽略了。没有了防护栏,小轿车将最脆弱的挡风玻璃冲下货车车厢,这样的交通事故大都是车毁人亡,后果比较严重。
相比之下,国外这类追尾事故却比较少,那国外卡车和国内卡车在这方面有什么不同呢?小编对比了一下国外卡车的官方图库,和国内重卡的实拍图库,给大家列举一下。
1.技术标准
其实,为了减少这类事故的对人员的伤害,我国其实对也有相关要求,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就对这方面做出了强制性要求。
标准内容也是参照采用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1983年7月11日发布的ECE R58《关于 1:批准后下部防护装置 2:批准安装有已批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车辆 3:批准就具有后下部防护的车辆 的统一规定》的全部技术内容。标准修订的内容与ECE R58的主要差异在于增加了具有吸能性能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和移动壁障追尾碰撞试验条件与程序。
由于国内是参照国外的标准,在技术标准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若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防护栏的强度,长度等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异。
2.防护栏材料结构
左图为国外卡车防护栏,右图为国内卡车防护栏
用作防护栏的材料主要有圆钢,槽钢还有角钢等。从图片上看,国外卡车更多采用圆钢,国内厂家更多的采用槽钢,自重会更大一些,另外,角钢其自重相对较轻,不过强度较小。
3.防护装置结构
国内卡车防护栏结构较简单
国内主要的就是从车架或者车箱上焊接延伸出一定长度,然后将防护栏固定,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在自卸车上这样安装有时会影响货车的正常卸货,这也是很多司机不想装的一个原因。
图为液压防护栏
国外这方面的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为了满足安全和货车通过性等方面的要求,衍生出各种变形。上图就是一种可以液压控制升降的防护装置,在卸货时为了方便,可以通过液压装置将防护栏收起,行驶时再放下。
4.更注重货车前方防钻入
国外更注重正面防钻入技术
国外小轿车司机相对比国内司机更加遵守交通规则,超速行驶等行为相对更少,所以发生追尾事故并不是很多,他们反而更加注重卡车前面的防钻入技术。这样说来,国内卡车在这方面空白更大。
● 编后语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并不是特别成熟,但在安全性能方面国内和国外并没有太大差异,而国内这种追尾事故频发,小编认为需要从多方面寻找原因。除了货车车主需要主动安装防护栏外,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这方面的监管,保持执法同步性,最重要的,小车司机也需要严格遵照交通法规,不要随意变换车道,突然加减速以及超速行驶。
● 相关阅读:货车护栏成焦点 卡车司机:我们很无辜
2010年1月快递量完成1.7亿件 同增55.5%
2010年1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88.8亿元,同比增长16%;业务总量完成147.7亿元,同比增... 2010年0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