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商用车缺席车展:战略撤退还是行业阵痛

2025年上海车展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球近千家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突破36万平方米。然而,这场以智能化、电动化为核心的汽车盛宴中,商用车整车企业却集体“隐身”——重卡、物流车等传统商用车品牌几乎无一现身,取而代之的是宁德时代、博世等零部件巨头展示的电驱桥、氢动力模块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这一种现象,到底是战略撤退还是行业阵痛?

商用车缺席车展:战略撤退还是行业阵痛

●  B端需求与C端展会的错配

大家都知道,商用车与乘用车在用户属性上的本质差异,决定了两者对车展的依赖程度截然不同。乘用车企业依赖上海车展这类综合性展会触达消费者,通过品牌曝光与产品展示直接拉动终端销售。

数据显示,2025年上海车展观展人次预计突破百万,但其中九成以上为普通消费者,而商用车的主要客户是物流公司、运输企业等B端用户。这类客户更关注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运营效率及定制化服务,而非展台上的灯光秀或概念车。

以重卡行业为例,政策企业参展成本高昂(单次投入超百万元,甚至千万)却难以直接促成订单,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区域巡展、客户试驾会或行业论坛。

●  从“整车集成”到“场景定义”

商用车行业的技术创新重心正从整车制造向零部件与场景化解决方案转移。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商用车企业在核心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领域仍依赖供应商,而零部件企业则通过技术迭代掌握话语权。

例如,华为与陕汽合作推出的无人驾驶重卡已在国内矿区实现商业化运营,其高精度定位、远程监控系统均由华为提供;博世的氢动力模块与采埃孚的电驱桥,则直接服务于物流、环卫等细分场景。

商用车缺席车展:战略撤退还是行业阵痛

这种技术路径的分化,导致商用车企业的角色从“制造商”转向“集成商”。上汽大通MAXUS的“开放型商用车生态战略”便是典型案例:通过与华为乾崑合作开发车云服务平台,其星际皮卡实现卫星通讯与智能座舱功能,但核心技术仍依赖供应商。

相比之下,零部件企业更擅长通过垂直展会、技术论坛等渠道触达客户。例如,宁德时代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重点展示了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创新成果,其目标客户是商用车企业而非终端用户。

●  从“展会经济”到“生态共赢”

商用车行业的竞争已从产品性能转向生态构建。上汽大通MAXUS的“10亿元创富基金”与“1亿元退役军人创业支持计划”,本质是通过金融、能源、数据等资源的整合,构建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闭环。这种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商用车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用户创富的智能终端。例如,其大拿餐车定制版凭借98%空间利用率、1公里1毛钱的电费成本,成为餐饮创业者的首选,而这一产品的成功依赖改装企业、餐饮品牌与金融机构的协同。

相比之下,传统车展模式难以承载这一生态化需求。商用车企业更需要的是与物流平台、能源服务商、金融保险机构的深度对接,而非面向消费者的品牌秀场。例如,上汽大通MAXUS联合改装企业成立“玩乐派房车联盟”,整合营地资源与改装服务,将房车从“出行工具”升级为“社交平台”。这种生态化转型,要求企业从“卖车”转向“卖服务”,而车展的短期曝光价值已无法匹配这一战略需求。

●  车展缺席是否意味着行业衰落?

当然,有观点认为,商用车企业缺席上海车展是行业衰落的信号。然而,数据却指向相反的结论: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跃升至14.87%,上汽大通MAXUS海外销量突破50万辆,其中发达市场占比超70%。这表明,商用车行业的增长动能正从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化布局,从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与智能化。

进一步而言,车展的缺席并非行业收缩,而是战略聚焦。商用车企业正通过专业化展会(如汉诺威车展)、技术峰会及场景化路演,精准触达目标客户。

●  专业化与全球化并进

商用车行业的下一阶段竞争,将围绕“专业化”与“全球化”展开。专业化方面,企业需构建垂直化的技术交流平台,例如针对矿山、港口等场景的无人驾驶技术研讨会,或针对冷链物流的温控系统解决方案展。

全球化方面,中国商用车企业需通过参与国际展会(如德国IAA运输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通过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突破国际壁垒。

商用车缺席车展:战略撤退还是行业阵痛

此外,商用车行业的生态化转型仍需政策支持。例如,针对氢燃料电池重卡的补贴政策、无人驾驶商用车的路权开放等,将加速技术落地。而车展主办方亦需反思:如何通过展区划分、技术论坛设置,满足商用车企业的专业化需求?否则,商用车企业的“集体退场”或将成为常态。

结语:与其在展台上昙花一现,不如在市场中扎根生长

商用车缺席上海车展,是行业转型的必然结果。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企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从“产品竞争”转向“生态共赢”。这一过程中,展会模式的失效恰恰是行业成熟的标志——当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深度契合时,企业无需通过“展台秀”证明实力,而将资源投入更高效的场景化服务与全球化布局。正如上汽大通MAXUS所言:“我们不仅是造车者,更是用户创富路上的同行者。”这一宣言,或许正是商用车行业未来的核心命题。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斯凯孚亮相2025上海国际车展

4月23日,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拉开序幕.本届展会上,斯凯孚以“创新进化 驱动未来”为主题,为大家带来新能源用高转速低摩擦轴承,领先的底盘... 2025年04月29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