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NG车型目前以鼓励为主 未来也将调控

"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新能源普及之前的过渡产品,天然气的未来发展和相关政策引导备受关注。
"


NG车型目前以鼓励为主 未来也将调控

作者|蒋晶
出品|卡车之家


●  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优势与挑战

>>经济性分析

天然气在商用车市场作为一种过渡能源,展现出了诸多优势。其碳排放相对较低,有助于缓解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以当前数据为侧写,截至2023年4月,国内LNG价格保持在每公斤4至4.3元的相对稳定水平,而0号柴油的价格已攀升至每升7.6元以上。同时,在后续保养方面,燃气车也具备优势。并且,燃气车近1年趋于性价比,这些显著的成本差异为天然气车辆提供了不容忽视的经济性优势。

NG车型目前以鼓励为主 未来也将调控

不过,天然气作为化石燃料的一种,其清洁程度有限,无法完全解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此外,天然气车辆及其加气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这对政府和企业均是一大挑战。

>>政策环境分析

尽管目前没有官方消息证实天然气重卡将面临额外的养护费用,但这一话题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税收政策的潜在调整不仅关系到政府资金的筹集,还涉及到经济调控、市场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政策制定者在考虑税收政策时,必须权衡天然气车辆的环保优势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趋势。

>>市场动态回顾与展望

市场历史表明,对燃气车的追捧并非新现象。2019年和2020年市场需求的显著增长和随后由于天然气价格波动所引起的降温,标志着燃气车市场的起伏。2019年可以被视为燃气重卡市场的元年,而今年随着气价的稳定,市场经历了全面的爆发。国内燃气牵引车在今年前四个月的累计销量已达71000辆,占牵引车市场的67%,这一比例凸显了其市场地位。

NG车型目前以鼓励为主 未来也将调控

LNG重卡在近年来确实展现出了不俗的市场活力。根据当前趋势,燃气车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继续保持热度,有可能成为新能源车大规模普及前的过渡性解决方案,临时替代传统能源车型。这一市场趋势值得各方关注,并在政策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  政策走向的预测与分析

>>短期内政策鼓励的可能性

NG车型目前以鼓励为主 未来也将调控

1. 政策阶段性:中国的政策往往会经历一个由鼓励到调控的过程。目前,政府对天然气车辆的态度仍然是鼓励和支持,这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6月19日,发改委发布《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便是其中之一。

2. 国际税收先例:当前,国际上对天然气加税的情况并不普遍。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市场波动的背景下,中国的天然气供应相对稳定,这减少了政府短期内加税的可能性。

3. 国内使用现状:天然气在中国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民用领域,政府在调整相关税收时必须考虑到对民生和经济的影响。

>>长期调控的必然性

尽管短期内政策可能继续鼓励天然气的使用,但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政府可能会逐步对天然气实施严格的调控。

1.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车和氢能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政府的政策也会相应地调整以促进新能源车辆的普及。

2. 环境保护压力: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必要通过政策手段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可能包括对天然气使用的限制。

3. 税收政策的公平性:目前,争议比较大的是在养路费,但面临新能源的增长,未来政府可能会考虑碳排放税,对不同车型按照碳排放量征税,以确保税收政策的公平性。

●  结论

天然气作为中国商用车领域的过渡能源,目前展现出了可观的发展前景。这一前景虽然存在挑战,如政策的不确定性、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要求,但短期内增加天然气附加税的可能性较低,这为天然气市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尽管如此,企业和市场参与者仍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战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同时,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出,天然气虽然比传统化石燃料更清洁,但它并非最终的解决方案。预计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天然气将逐渐被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所取代。因此,在规划未来的能源和税收政策时,企业需要考虑到这一长期趋势,确保能源转型的平稳过渡。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