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货运终究是4.2米蓝牌轻卡抗下了所有

货运行业终究是4.2米蓝牌轻卡抗下了所有,蓝牌也有中置轴!原本是拉轻抛货的,现在啥活都干?12米的蓝牌半挂让其他人怎么玩?它合规吗?

货运终究是4.2米蓝牌轻卡抗下了所有

●  怎么判断是否合规

>>C6还是A2

《准驾车型及代号》针对C6准驾车型有明确规定:准驾车辆的总质量必须小于4500kg。这意味着,持有C6驾照的车主只能驾驶总重量小于4500kg的轻卡加挂车组合,无论是空载还是满载状态。一旦总重量超出4500kg,该车型即不再属于轻型拖挂车范畴,此时需持有A2类驾照。

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市面上的蓝牌轻卡一旦加装拖挂车厢,即便是空车状态,总重量也可能达到4495kg。这样一来,只要稍有装载,总重量便会超过4500kg的限制,从而需要A2类驾照。

货运终究是4.2米蓝牌轻卡抗下了所有

>>蓝牌还是黄牌

至于是否能继续使用蓝色车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虽然轻卡可以使用蓝牌,但一旦加装了中置轴车厢,是否能挂蓝牌则取决于是否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总长度不超过6米、总质量不超过4.5吨、注册登记的吨位不超过2吨。只要有任一条件不满足,车辆就只能使用黄牌。

●  有危险还不合规

这一车型的兴起可追溯至2019年的“蓝牌521事件”之后,在2020年和2021年,它们时长出现在朋友圈的讨论中。

从历史背景来看,这类车型的出现旨在解决蓝牌轻卡合规装载问题,并且对于装载泡沫箱等体积大但重量轻的货物而言,这样的车型显得尤为合适。然而,根据社交媒体的反馈,一些用户却在使用这些车辆装载重物,并且车辆上装常常采用仓栅设计,这种做法明显是为了超载,这不仅违反了规定,而且在安全方面存在很大隐患。

货运终究是4.2米蓝牌轻卡抗下了所有

虽然这些中置轴车辆普遍配备了盘式制动器,但它们大多数并未配备ABS等辅助安全制动技术。在雨天或雪天等恶劣天气驾驶时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在紧急制动时,车辆后部拖挂车容易甩尾,导致操控性问题。

货运终究是4.2米蓝牌轻卡抗下了所有

物流行业目前面临不景气,运价低迷,这与运输设备的不平衡有很大关系。例如,我们看到4.2米长的货车与6.8米长的货车竞争同一运输任务,6.8米长的货车又与9.6米长的车辆竞争,而17.5米的大板车则抢夺其他车型的运输任务。现在,这类轻卡中置轴车辆的出现,至少在12米长的车辆范畴内,已经对6.8米和9.6米长的货车市场产生了影响,超载超限问题更是加剧了运价的不平衡。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卡友注意,即使存在监管漏洞,也不意味着不会受到查处。正如6月12日央视调查指出货拉拉和运满满平台的超吨订单问题。越是在行业不景气时,大家越应该遵守规矩,大家才有饭吃。

>>法规需要明确

当前,轻卡搭配中置轴拖挂车的组合车型在法律规定中的定位并不明确,相关法规对这类新兴车型的看法尚未具体阐述。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应该大规模推广这种组合车型仍需深入讨论和评估。在考虑推广前,必须首先明确相关法规,并对车型的实用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推广是在符合交通安全规范和行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

●  擦边不是长久,给蓝牌增吨很合理

蓝牌轻卡新规的初衷是促进轻卡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不是消除蓝牌轻卡。从治理超载的角度看,这类中置轴车型可能在变相增加载重,而它们适用的运输场景实际上非常有限。时至今日,距离521事件已过去五年,通过在制造、销售、上牌、上路、检测、治超等多个维度的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

货运终究是4.2米蓝牌轻卡抗下了所有

但是,总质量限制在4495KG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私自改装,一辆轻卡的自重控制在2吨左右,但总质量限制在4495KG的情况下,1-2吨的实际载重显得不够充分,一些卡友戏称,十几万的轻卡不如三轮车实用。

这种限制的背后是历史发展和标准制定的问题。我国轻卡的起步和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是引进了日本五十铃的技术,以及相应的总质量4495KG的标准。

在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工信部提交的《关于轻型货车技术规范反馈意见的函》中,提出了“推进7.5吨货车进城,对总质量≤7.5吨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应按照一类货车(蓝牌货车)收取过路费”的建议。这表明无论从车辆技术还是实际需求来看,用户和相关协会都认为适当提高载重限制是解决蓝牌轻卡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及时调整和更新标准,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只有不断更新的管理措施,才能推动行业的进步,并满足市场的需求,也能避免这钻空子的车型出现,促进物流市场的健康。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