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蓝牌新规终于尘埃落定了!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此前意见稿里的发动机排量不大于2.5升,货厢内宽不大于2.1米的消息终于得到实锤!并且还会进一步严查“大吨小标”等违规产品。
轻型货车车辆结构配置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轮胎负荷不大于总质量的 1.4 倍。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 7.00in(英制)或者不超过 195mm(公制);后轮采用单胎的,后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 265mm(公制)。
2、发动机(柴油)排量:不大于 2.5L(冷藏车不大于 3.0L)。
3、货厢内部宽度:不大于 2100mm(自卸式货车不大于 1800mm)。
过去我们常说源头治超,大多数指车辆的货物运输环节。那么,针对蓝牌轻卡的源头治超能“硬核”到什么程度呢?
在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于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伪造机动车检验报告、民警或工作人员不按规定查验为“大吨小标”等违规车辆登记上牌的,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对“大吨小标”货车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的,依法追究违规生产、销售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解读:从这则条款来看,也就是说,后期如果驾驶超标、超重蓝牌轻卡的车型,除了需要追究驾驶员违法责任之外。对生产、销售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也将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
很显然,这次蓝牌新规的整顿力度很大,不仅仅是对车企的生产制造提出了更为严格、更为清晰、更为明确的要求。并且,对于“打擦边球”的生产制造及销售公司也提出严格要求,违法必追责。显然,该项条款对车企更是一种鞭策,想要生产违规车辆就要考虑清楚后果。
相关技术要求
卡车从车企生产制造、再到上牌检测,最后到用户运营、交管部门监管等等,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一个环节的错误将对整个流程产生连环效应。为什么此前超标车型会泛滥呢?首先是市场、用户对重载车型有较大需求,车企为了销量也只能被动接受市场需求,其次是车辆上牌检验甚至后续运营环节上,部分地区的监管力度也明显不够。
虽然“大吨小标”事件的爆发让轻卡行业平息了一段时间,但仍然有“漏网之鱼”,违规不严重的车型还是能通过各种渠道、方法来进行上牌。
此次《通知》相当于是对大吨小标车型进行根源治超,要求货车整备质量、发动机型号、货箱尺寸、轮胎以及客车外廓尺寸、座椅布置和固定、轮胎规格、以及防抱制动系统(ABS)等项目,对与《公告》、国家标准不符的,一律不得出具检验合格报告。
对检验机构、对民警或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违规检验登记责任追究,甚至还会对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以及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在过去,销售公司通过上户厢、套公告等违法手段来为车辆上牌的行为,在后续必然行不通了。
● 编后语:
曾经很多卡友认为治超不严,很多车辆本身就存在着不合规的技术参数,即便是新车也是违规产品。本次发布的《通知》很明显就是从源头进行整顿和治理,杜绝违规车辆出现在市面上,即便是有,也不能合法上牌。
从此次发布的条款种种要求来看,违规蓝牌车辆必然将逐渐推出市场。各位卡友,你们对本次新规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文/龚弋新)
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注:本文为卡车之家原创,版权归卡车之家所有,未经授权的使用及相关侵权行为,卡车之家保留起诉权利。
10天销量近8000辆!解放“炸裂”贺新年
数九隆冬、寒意料峭,虽然国内商用车市场也感受到了瑟瑟寒意,但有一家车企,却凭“4+6+6”的新春钜惠政策“春风送暖入屠苏”惠及万千卡友.2022年1月1... 2022年01月13日
轻卡车的紧箍咒
跑就行,都查两年了,你看有啥成效。都是吹牛逼的。不用管
如此说来多少轻卡卡友会受灾?轻卡大军全军覆灭。2.1宽车厢,核载1.49能干啥呢?有人欢喜有人忧吧,
为啥以前生产的不追责?卖到用户手里各种刁难
已经上户上路的超重轻卡怎么办?
3.0的大皮卡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