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解放J6P领航版、东风天龙旗舰、福田戴姆勒GTL超能版、东风柳汽乘龙T7、H7……有心人不难发现,近几年国内几款高端重卡车型,都纷纷采用康迈轮毂部件。康迈轮毂有何魔力,赢得这么多高端重卡的青睐呢?今天笔者就带你一探究竟。
● 60年代诞生:康迈50年来打造一个好轮毂
1964年,三个美国年轻人成立了一家统一货运公司,后迁至俄勒冈州波特兰,这就是康迈的前身。康迈最初从事铝铸造业务,目的是提供重载货车市场大量需要的轻型结构件。
进入80年代,康迈压缩并整合了一些设施和一般业务,专注于铝永久模制和低压铸造、铝压铸、结构泡沫和气体辅助塑料零部件,在美国东西海岸均有工厂。
其后,康迈的业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为大型商用车提供顶级的轮毂产品。历经50年,康迈生产工厂遍布美国、墨西哥、中国等世界各地,产品遍布全球,可谓有商用车的地方就有康迈的印迹。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康迈公司在北美市场低维护轮毂整体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北美市场提供的PreSet®轮毂单元,在北美市场拥有超过95%的重型卡车的市场份额;不仅如此,中卡的70%以及挂车的15%以上都是用康迈的产品。毫不夸张的说,康迈的轮端产品、铝制铸件、结构塑料等产品是商用车领域的旗舰级代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高端重卡不可或缺的配置。
● 因地制宜:康迈中国十年成名之路
1、铺设网点,康迈中国年销售额迅速突破10亿人民币
除了国际市场上的大获全胜,康迈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也堪称一日千里、凯歌高奏。
2007年,潍坊浩信康迈机械制件有限公司成立。2008年,康迈产品在中国投产,拉开了康迈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序幕。目前,由潍坊浩信康迈机械制件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山东康迈信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车辆的轮毂及制动鼓,年产量已超过120万件套,依据其发展规划,山东康迈信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大部分出口北美及东南亚市场。
据了解,自2008年进入中国以来,康迈在华已建造2家铸造机加工工厂,及一家装配工厂,现有员工1000多名(预计在五年内达到3000名);轮毂产品年产量达到200万个,在2015年,康迈中国已实现了10亿人民币销售额(包括出口)。
2、康迈轮毂“50万公里低维护” :秒杀国内众多产品
入华不足十年,康迈在中国卡车市场却能突出重围,上演了一段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好戏。
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卡车的首要用途就是赚钱。而康迈轮毂在帮助用户提高经济收入、保证安全驾驶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僧多粥少的运输市场,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增加创收、养成良好驾驶习惯爱护车辆以减少维护成本,这样“开源”、“节流”双管齐下,才可能赚取更多的利润。当其他车辆还在固守打黄油做保养的用车习惯,康迈的低维护轮毂却一枝独秀,甩其他同类产品几条街。
相对于国内传统轮毂单元2-3万公里的保养间隔,康迈的“50万公里低维护”简直就是一招必杀技,秒杀所有同类竞争产品。康迈轮毂独特的油润滑专利技术,对用户来说不仅大大降低了维护费用、减少了车辆停运造成的损失,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故,“卖油翁”一则想必大家耳熟能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众人大惊,翁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所谓术业有专攻,一行做的久了,精益求精之下,自然而然就会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生的晚,又非本地户籍,那么康迈是如何在国内众多同类竞品中独领风骚的呢?康迈亚太区产品经理Jeff Larson的一句笑谈正好道出个中真谛:“因为我们只专注于商用车市场,所以能集中所有精力,专心研发出最适合商用车行业的产品!”显然,潜心商用车轮毂市场的康迈深谙专注之道。
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尽管来中国工作仅两年有余,工程师出身的Jeff Larson认为仅凭先进技术来攻克中国市场还远远不够。他跟我们透露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在任何产品进入量产前,康迈都还进行广泛而全面的设计和验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准确地模拟产品如何在真实环境中的使用情况,康迈会设计并开发新的测试设备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多变,正是得益于前期充分的准备和市场预测,康迈产品也能游刃有余的满足多种复杂的真实运输环境。
“康迈轮端产品区别与其它轮端产品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我们控制轮端设计过程的所有方面。从客户输入,到具体分析试验的每一个流程,到产品完成验证进入市场,我们完全控制设计、分析和验证的全过程。产品进入市场后,我们会继续关注产品表现,跟踪客户使用情况,获得他们的反馈。”根据Jeff Larson介绍,康迈从研发的客户输入到用户使用情况,全程跟踪,形成一个闭环。
深圳-河内只需2天 DHL让中越物流更便捷
近几年由于用地成本、人力成本上升等原因,中国出现了一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外迁的浪潮.在这一外迁的过程中,东南亚特别是越南成了这些企业的新落脚地... 2017年03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