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我国工业起步较晚,从零开始自主研发一款新型汽车不是说完全不可能,但是要花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做出来的产品还需要用时间来验证。尤其是载货汽车,它作为用来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生产工具,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品质,因此以各种方式引进国外的技术成了我国发展汽车产业的一种手段。我们必须承认,在国内的卡车身上流淌着外来的血液,但也不能否认,这些来自国外的卡车令我们受益匪浅。
● 中国卡车的始祖 它们开辟了道路
新中国建立后,国内机械制造业可以说几乎是摸爬滚打,一款新车型从试制成功到投产要经历一段长时间,相当不容易。当时造车一方面是靠国外的援助,另一方面则是靠第一代工业人付出的努力。
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CA10:苏联吉斯150
1956年,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解放CA10试制成功,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该车自重3.9吨,载重量为4吨,装备90马力的六缸发动机,最大时速65公里。解放CA10到1986年停产,总共生产了近130万辆,占到当时全国汽车总产量的一般。这30年间,以CA10和后期推出的越野型CA30为蓝本制造的多款变形车,涵盖了运输车辆、特种车辆、军用车辆各个领域,同时也曾出口到朝鲜、越南等第三世界国家。
解放CA10则是以苏联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1947-1957年间,吉斯150由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生产,原型车为美军万国KR-11。和KR-11相比,吉斯150采用了排量稍小的发动机,因此发动机舱规格也小一些。1947年,万国KR-11停产,吉斯150开始投产。
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斯柯达706RT
1960年4月,济南汽车汽车制造总厂(现中国重汽集团)试制出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8吨卡车,结束了我国不能造重型汽车的历史。1963年,黄河JN150通过鉴定验收,开始批量生产。1966年,朱德委员长到济汽视察,亲笔题写了“黄河”车名。往后的数十年间,JN150生产了数十万辆,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研发该车,1959年济汽从交通厅要来两辆样车,一辆用来解剖,另一辆用来测绘画图。这两辆车就是斯柯达706RT,确切来说应该叫利亚茨(LIAZ)706RT。它是前捷克斯洛伐克利贝雷茨汽车厂,也就是利亚茨(LIAZ)生产的一款中重型载货汽车,1958年投产,一直持续到1985年。
和文化乘东风而来 沃尔沃帆船赛再启航
两个赛段冠军、两个赛段亚军、三个赛段第三名和一个港内赛冠军,这是“东风号”在2014-15年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表现,用国外参赛队伍的话是,“首次参... 2016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