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齐鲁石化:明年汽柴油质量满足国四标准

卡车之家
你是病根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尽管全球经济的萎靡把化工市场带进了“寒冬”,但这并没有阻挡齐鲁石化转型发展的步伐。齐鲁石化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洪亮介绍,齐鲁石化近年来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到2014年将实现原油年加工量1500万吨,汽油、车用柴油质量满足国四标准,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齐鲁石化:明年汽柴油质量满足国四标准

卡车之家配图

●  改革发展源于责任担当

    1966年,齐鲁石化第一个生产厂胜利炼油厂在山东临淄安家立业,在当时创造出投资一个亿、历时一年、建成国内第一套大型联合装置、一次开工投产成功的工业壮举。40多年来,齐鲁石化历经几代人的顽强拼搏,从昔日的炼油厂,逐渐发展为一家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一体的特大型炼化企业。

    2010年,随着新建800万吨常减压装置的开工投产,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告别了运行43年的第一常减压装置。作为扩能改造的其中一项,新装置的投产标志着齐鲁石化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发展结构的改革之路,取得阶段性成功。

    近年来,齐鲁石化从未停止做强做大的步伐。2005年,原油加工量突破1000万吨,跨入千万吨级炼油行列;72万吨乙烯扩建完工,为下一步打造世界一流乙烯装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企业“肌体”的壮大,不过是粗放的增长方式,“打造世界一流”的底气,来自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吞下”劣质油,“吐出”优质油,齐鲁石化坚守“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宗旨。

    自2010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齐鲁石化通过装置及设备改造,实现了落后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的升级换代,满足了节能降耗、产品质量升级的要求。普通柴油实现了从国Ⅱ至国Ⅲ质量升级,汽油将在10月份实现国Ⅲ至国Ⅳ质量升级。2012年6月起,齐鲁石化还承担起了京Ⅴ汽油的生产任务,确保北京市场成品油的稳定供应。齐鲁石化对于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不仅壮大了传统主业的规模,而且步入了调结构、转方式的转型发展轨道。

    此一时,非彼一时,包括齐鲁石化在内的一批老国企,在体制改革中脱胎换骨,成为了合乎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充满生命力的新型企业。

●  绿色低碳护航企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齐鲁石化把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作为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抓手,加大环保投入,进行生态建设,下大力气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升级,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一五期间,齐鲁石化公司投入资金7亿多元对5个污水处理场和8台燃煤锅炉进行环保达标升级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目前,齐鲁石化污水处理场执行国内最严格的达标排放标准,工业污染物COD含量从2006年的120毫克/升降至目前的50毫克/升以下;8台燃煤锅炉配套建设了6套烟气脱硫装置,5台CFB锅炉采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齐鲁石化每年从原料中回收的单质硫近20万吨。

    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2012年,齐鲁石化外排合格污水总量比七年前减少46.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幅达到88.7% 。目前,齐鲁石化5套污水处理场处理后的水质全部达到了地表水水质标准,污水处理场里养上了金鱼。

    持续多年的环境治理,改变了企业及周边环境面貌。2010年,齐鲁石化被山东省授予科学环境友好型“十佳”典范企业;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荣获中石化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和清洁生产企业荣誉称号。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齐鲁石化也在利用自身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带动国内、省内兄弟企业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尽国有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责任。

●  优化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齐鲁石化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消除‘瓶颈’,调整结构,充分发挥科技的‘助推器’作用。”齐鲁石化总经理李安喜说。

    一整套提倡、鼓励科技创新的机制体制,是推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机制活了,创新的气氛就会浓,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科技需要投入。2012年,齐鲁石化一般性措施改造共97项,投入近2亿元,在科技攻关、消除生产瓶颈、抓好节能降耗、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生产稳定和经济效益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科技创新需要人才。

    齐鲁石化致力于优化一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员工立足一线岗位,加强一线技能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复合型培养,发挥主任技师等高层职位人员技术创新能力和传帮带作用。“在一个个新产品中,我们稳扎稳打自主创新。”齐鲁石化科技处郭玉初说,“以耐热管材为例,我们实现了催化剂与加工技术完全国产化,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赢得了社会认可。”

    2011年11月,随着第一批耐热管材料的工业化投产成功,齐鲁石化一举打破国外生产商多年的垄断地位。作为地暖的主要原材料,耐热管材料的国产化,迫使进口商首次下调价格,地暖这一绿色取暖方式,也因此“走进”更多的消费者家中。 截至2012年7月,齐鲁石化生产的耐热聚乙烯管材料产量已达12000吨,牢固占领了国内市场,按年产量1万吨计算,每年可为企业增效2000万元以上。面对激烈的化工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中不亏损、保效益,必须走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FLOAT: none;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122,122,12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