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产业分析

起步晚 力度小 商用车召回之路有点堵

卡车之家
故里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前不久,因乘客座椅椅脚为悬空结构,驾驶员座椅滑槽内垫片较小,座椅强度不足等安全隐患,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金旅)决定自2012年8月10日起,召回部分2011年11月16日至2011年12月30日期间生产的2007款金旅牌客车,涉及数量为144辆。该客车召回事件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

起步晚 力度小 商用车召回之路有点堵

国家质检总局召开货车召回制度宣贯会议

    据了解,我国商用车虽然已被纳入召回制度,但实际动作并不多。厦门金旅此次的召回行为受到大家关注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有关业内专家表示,这只是个案,在现行制度下,商用车召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商用车召回体系亟待完善。

●  召回起步较晚

    记者了解到,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其迅猛发展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由此,有关汽车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建立也相对落后。中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于2004年10月1日,当时仅限于乘用车领域。2007年8月1日,客车正式纳入召回范围之内。

    2009年3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对N类和O类车辆实施召回管理的公告》,2009年9月1日,我国才开始实施货车召回制度,但效果一直不甚理想。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状况则不同。据了解,美国早在1966年就颁布实施了《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从始至终便将商用车纳入到了召回范畴之内。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美国已总计召回整车两亿多辆,涉及轿车、卡车、客车、摩托车等。

    比较中美两国召回制度的差异,不仅实施时间长短不一,而且召回制度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在美国,与召回相关的《安全法》是通过美国国会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形成的,属于法律范畴;在我国,有关召回的《规定》虽然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制定,但只是一部行政性规定。

●  处罚力度小

    我国召回制度采用的是强制召回和自愿召回的双轨制度。有关专家表示,这既给了企业自我完善产品的机会,但同时也为企业投机取巧埋下了隐患,监管不力也就在所难免。

    而致使政策落实不力的还有它的处罚力度。在国内,一旦有企业故意隐瞒产品缺陷或拒不召回,其所要面对的违规成本相当小。按照《规定》,对于故意隐瞒缺陷或拒不召回的汽车厂家,执行部门会处以1万元-3万元的罚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1万元-3万元的罚款,对很多车企而言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而在美国,对违反要求的制造商或个人,美国政府有权要求企业针对问题车辆进行召回,如不及时召回,美国地区法院最高可处以1500万美元罚款的民事处罚,对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的机动车或装备安全缺陷隐瞒不报,或制造虚假报告的制造商,将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刑事处罚为15年有期徒刑。在严格的法律面前,召回制度必然实至名归。

●  制度难落实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杜芳慈表示,我国的召回制度为企业投机取巧规避召回埋下了隐患。他同时指出,国内对于召回车辆所需的质量信息还缺少相应渠道,对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也缺乏经验,加之很多政策没有严格实施,一些汽车相关标准至今还不完善,更使得召回制度的普及难上加难。

    在中国遇到产品问题时,企业选择违规的成本最高只有3万元,但如果企业选择召回,费用轻易就会超过几十万元,甚至达到上百万元、上千万元。再加上国内商用车行业的进入门槛本就较低,车辆小问题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就不难理解问题多多的国内商用车企业不选择走召回之路了,同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车主们常常难以和海外消费者享受同等待遇,无论召回数量、时间还是补偿标准均低于国外要求。

    制度难以落实,就说明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目前国内一些商用车安全性、可靠性较差,而商用车一旦出事故,其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乘用车。对此,有关专家呼吁应及早完善我国的商用车召回制度,促进车企、消费者正视召回问题,以进一步规范国内的商用车市场。

●  体系需完善

    及时有效地展开召回工作,是商用车制造商对产品负责、对用户负责的表现,是信誉和实力的体现。不过,据调查,中国商用车车主普遍存在着一种观点,即实施过召回的产品质量一定较差。其实这种观点很片面。尽管各大汽车制造厂有着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因此,少量汽车上出现一些问题缺陷难以避免,一般与汽车制造水平、产品质量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生产企业在发现缺陷后,采取得当措施,积极进行召回,就能防患于未然,维护车主安全。

    有记录显示,在美国,几乎所有汽车厂商每年都会进行召回,其中包括大部分国际知名品牌,但是这些品牌依然受到用户的认可和喜爱,只有极少数大范围的召回会引起用户对品牌的质疑。这与美国召回制度实行40多年来形成的“召回文化”是分不开的。

    而在我国,在相关政策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用户又对产品召回认识不足,导致企业在对待产品问题时,刻意隐瞒,得过且过。这便是目前国内商用车企业的“召回怪圈”。而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若要打破这个怪圈,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厦门金旅的召回能让人为之一震,但就整个行业而言,仍只是一个偶然。商用车召回体系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相关阅读:

    天龙“一根管”刹车半年调查总结专题
    http://www.360che.com/zhuanti/20120608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卡车之家观点。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2012年8月业务收入85.6亿 同比增34.4%

1-8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284.7亿元,同比增长24.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65.... 2012年09月18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