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正在广州举行的第八届2010广州车展上,大运带来了自己的几款热销卡车产品。经过一年的发展,大运重卡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对于未来大运又有怎样的规划呢?在展会期间,大运董事长远勤山在现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这些疑问一一作了解答,以下是采访的内容。
记者:现在已经到了2010年年底了,首先请远总介绍一下大运在今年的销售情况,已经对与2011年重卡市场的预期以及大运明年的销售计划。
远勤山:今年我们的销量为7000辆,有些遗憾没有完成预定的1万辆目标。不过第一年就能达到这个销量也是个很不错的数字了。
由于今年重卡市场是爆发性的增长,虽然明年不会达到今年这样的涨幅,但对于明年的重卡市场还是比较乐观,汽车市场总体可以达到1900万的销量,卡车市场增长会高于乘用车,预计增幅将达到7%以上。
鉴于这样的预计,大运也将明年的销售目标定位2万台,其中,出口占到20%左右。
记者:此次大运将旗下的热销车型亮相广州车展,也可以看到大运向广州及华南市场进军的一个标志。请问远总,是如何看待广州市场的?
远勤山:广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地理位置好,经济发展快,这对于物流的需求肯定就很多。所以说广州首先是个比较大的市场,同时,出口也比较方便。
另外,我在广州已经有了10年的打拼经历,对这里的一切都已经比较熟悉了,包括对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环境,在获得政府支持这方面,我们可以说有先决性优势,基本不需要再做大的调整。这次来广州参展,我就直接住在广州的家里。
此次广州车展参展的重卡厂商比较少,对于大运来说,也是先占先行,谁先抢占市场机遇,谁获得的机会就更多,所以大运也希望通过抓住各种机会,展示自己,让用户了解自己。
记者:在此次广州车展上,我们看到大运除了重卡,还带来了轻卡产品,大运是不是要扩张自己的产品线呢?
远勤山:因为卡车用户对于产品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大运未来肯定是要把产品线做全。不过,现阶段还是要把重卡产品做好。要想建成一座高楼大厦,首先要把基础打牢,虽然现阶段可能看不到收益,但对于企业长远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现在大运就还处于打基础阶段,我们也做好了前三年亏本的打算,但要是国内市场能够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我们还是有可能实现提前盈利。
记者:远总请介绍一下现在大运的经销商网络建设情况,在国内市场,对于经销商有什么样的要求?另外,在国外也有一些大运摩托车经销商加入了大运重卡的网络,对于国外市场大运是怎么看的?
远勤山:对销售网络,大运的原则是一个地级市选择一个代理商,但在这样的原则下,也不失灵活性,有的地区,可以允许在县级再设销售网点。
重卡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都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大运目前对于经销商的资金门槛是300万,然后再考虑其他条件是否符合其他要求。因为资金跟不上,可能对市场的拓展造成影响。
对于国外市场,有很多是之前大运摩托的经销商,他们对大运重卡感兴趣,所以也签约加入大运重卡。不过大运对于国外市场的开发还是比较谨慎,在销售开始之前,首先要完成服务网络的布局。因为服务跟不上的话,对客户有很大的影响,这样也对未来的发展形成隐患,所以现在大运对于国外市场的策略是抓住几个主要市场,等服务各方面都跟上了,再全面开花。
记者:刚才远总的谈话中多次谈到服务,请问大运对于服务网络的建设有什么样的规划和要求呢?
远勤山:售后服务对于卡车行业来说尤为重要,对于售后服务这一块,大运肯定会下大力度,目前大家看到的可能使大运在广告上投入了很多,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大运的广告。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大运在服务上的投入要比广告还要大。
大运要让消费者不光是在产品性价比上得到实惠,除此之外还能享受到超一流的服务。尽管现在做不到,但需要一年半年的时间,将服务网络布满。未来我们要将服务站的平均服务半径缩短至100公里,另外,我们的目标是1小时达到现场,这个希望3-5年内实现,这也是我们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
记者:大运重卡采用了市场上比较主流的“潍柴+法士特+汉德”组合,不过由于今年的市场增长,出现了潍柴发动机供应不上的情况,请问大运有没有匹配其他动力配置的计划呢?另外,大运在产品研发上将会有怎样的投入呢?
远勤山:因为大运和潍柴已经达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实这个问题大运并没有遇到。而且这种供应紧张我认为也是暂时的,因为金融危机造成了一定的滞销,造成厂家不敢大规模投入,而今年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所以造成了这种零部件供应紧张。不过明年的市场若按照预计的7%的增长,而零部件的增长则可能达到20%以上,所以这种紧张也只是暂时的。
另外,大运还没有考虑自己做所有的总成,在我们的合作伙伴中,他们都有各自的强项,一个小小的零部件,专业的制造厂可能在制造工艺或成本控制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如果想做得大而全,没有足够的实力,可能最后各个方面都不够好,所以我们需要有好的合作伙伴。不过核心的东西还是需要投入,或者跟合作伙伴做联手研发。像大运现在已经和北大工学院共同合作开发, 其他配套和合作商,都是有很多年的经验。只有把别人的力量全部都用起来,才能有更强大的力量。不能都做第一,但都能和第一合作,那也是很强的力量。
大运现在一年的研发投入也有几千万了,研发其实也是要大投入的,有了规模才能投入,盲目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像现在国内几家大厂能达到一年10万这样的销量,也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才能达到的。大运现在作为一个新兵,可能还不太适合大手笔投入。不过在未来几年,大运的利润大部分都将用来投入研发。
记者:现在的重卡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大运重卡是如何应对这样的竞争的。
远勤山:大运的态度是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竞争才会有发展。要说卡车市场竞争激烈,摩托车有一百多个品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打个比方,同样投入50亿,做卡车可能有49%的把握成功,而如果做摩托车可能只有不到10%。在摩托车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在规模和技术上已经非常强大,想竞争过比较难, 而卡车主要面对的是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体制上更为灵活,更具优势。现在的国有企业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大运需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学习别人的强项。经历过摩托车的市场摸爬滚打过来的,虽然竞争激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
● 结束语
远总将大运的主要工作总结为三个方面:销售、研发、服务。销售是让用户了解大运,为经销商拓展市场提供便利;研发可以为用户带来更节油,性能更优秀的产品,让用户受到实惠;服务则是让用户使用无后顾之忧,用户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对品牌的忠诚度就会不断提高。
大运作为一个上市一年多的重卡新人,取得的进步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现阶段还在进一步的完善自己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我们也期待着大运重卡会如远勤山董事长所说,在未来的几年未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让更多用户享受到实惠。
2010年11月快递量达2.3亿 同比增32.4%
2010年1-11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153.9亿元,同比增长17.6%;业务总量累计完... 2010年12月04日